精氣耗盡而亡!”
“將軍您就吹吧!”庾文君的老毛病又犯了,身為雲峰的妻子,卻仍是忘不了當頭潑下盆泠水,只不過,雲峰根本就不睬她,覺得無趣的庾文君,從荀灌娘手裡接來伏虎弓,頗有興致的把玩起來,沒多久,又小臉一皺,自言自語道:“文君怎麼拿在手上沒有反應?這弓哪來的怨氣?”
雲峰遞了個看白痴的眼神過去,微微笑道:“庾小娘子,莫非你忘了傳國璽?傳國璽你不也是感應不出來嗎?哎!功夫不到家,就不要怪這怪那,知道不?”
“哼!”庾文君的怒哼才剛剛脫口,荀灌娘已是搶先問道:“傳國璽?是在斷山你的手裡嗎?呆會兒快拿出來給為師與裴家姊姊瞧瞧,這可是個好東西,咱倆呀,都好奇的很呢,對了,聽你說的,莫非其中有古怪?”
荀灌孃的一連串問話出來,庾文君也暫時顧不得反駁雲峰,把有關傳國璽的神奇之處如數道出。
看來與伏虎弓倒是挺像呢,只是不能使用,實在可惜了。”聽完之後,荀灌娘與裴妃均是嘖嘖稱奇,話語中,帶著絲惋惜。
這時,久不開聲的塔克蘇布突然向雲峰施禮問道:“大王,這傳國璽既為中土重寶,擱置不用確是可惜,不知大王可否將傳國璽暫交由老夫,老夫願向我主禱告,消除怨氣,作為大王允許基督教在中土傳播的回報。”
“呃?”雲峰一怔,傳說中,基督教道行高深的修道士具有淨化汙濁的能力,不過,或許是高人隱居不出,也可能是別的緣由,總之雲峰在前世從未見到,如今塔克蘇布自動請纓,令他大為好奇,難道基督教那虔誠的信仰真能淨化怨氣?
略一遲疑之後,雲峰覺得塔克蘇布沒有貪圖傳國璽的理由,於是應允道:“倒是有勞塔克蘇佈教士了,探看完這兩處工地,孤立刻命人取來。”
“阿門!願主的榮光照耀上東方的大地!”塔克蘇布躬身在胸口劃了個十字。
庾文君卻像想到了什麼,一絲調侃浮上了嘴角,開心的笑道:“將軍,石虎殺人累累,所以才怨氣纏身,但文君替您一算,死在您手上的人也不比石虎少呢,哎呀,您也該是滿身怨氣才對!聽說怨氣重的人會漸漸迷失心智,很有可能到老來會發瘋呢!
這該如何是好?對了,剛好塔克蘇佈教士可以驅散怨氣,不如,請他也為您做場法事,您看如何?”(未完待續。。)
第三三一章 慕容皝來見
這話一出,所有人均是一瞬間臉面漲的通紅,更有人連忙捂上了嘴巴,目光在塔克蘇布與雲峰之間連連掃視起來。
說實話,專為雲峰做一場洗禮,塔克蘇布一萬個願意,這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夢想。
君士坦丁頒佈《米蘭赦令》有深刻的歷史背影,公元一二世紀,羅馬帝國上層統治集團信仰集希臘與羅馬眾多神祇於一身的多神教,排斥篤信一神論的基督教,而早期的基督教徒多是貧苦窮人,具有明顯的反抗意識,因此多次遭到羅馬統治者的迫害,但基督教始終禁而不絕,發展到三世紀,基督徒達到了六百餘萬之眾,已呈星火燎原之勢,教徒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教義更趨向於順從統治階級,相應的,統治階級也逐漸瞭解了基督教。
君士坦丁執政之初,羅馬帝國尚處於四分五裂當中,他迫切需要完成對國家的重新統一,在基督教內部由教義而來有一股統一與有組織的力量,令他看到了扶持基督教的有利性,在種種考量之下,頒佈了《米蘭赦令》,可以說,君士坦丁的行為是應形勢變化的順天應人之舉,並不代表他真心皈依基督教。
秦國的情況則與羅馬帝國截然不同,在秦國,把基督教說成新生兒還嫌為時過早,當作胎兒看待才較為貼合實際,如果能在無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把秦國之主納為天主的信徒,不但能大力促進基督教的傳播發展,還將成為塔克蘇布一生中的最大成就!
既便將來上了天堂。在向耶和華滿懷自信匯報功績的同時。還多出了向諸多天使們炫耀的資本。這得是多大的榮耀啊!
一時之間,塔克蘇布沉浸在了美好的幻想當中,他的眼裡,射出灼熱的光芒,滿是期待的望著雲峰。
“胡說!”雲峰卻面色一沉,不悅道:“孤哪來的怨氣?你也不看看死在孤手上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哪個不是惡行累累,又或是種族低劣,根本沒資格活在世上!話又說回來。既便個別人死的不甘心,留了些許怨念下來,但孤有秦國六百萬軍民的蓬勃朝氣傍身,豈能被這小小怨念糾纏上?”
“哦!”庾文君想想也是,點了點小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