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更是大力普及西式武器。“師夷長技以治夷”的政略看起來極為有效,西方對中國時有挑釁,但已經開始警惕一個強大帝國的復甦。

目睹歷史是一回事,重讀歷史則是另外一回事。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故事在此年上演。

1868年中國外交使團出訪波士頓,美國文豪愛默生即席演講,歡迎來自東方的古老王朝步入“民族之林”。宴會後,他在日記中寫道:“中國人現在不再對一個越出廣州城牆的使節扔石頭了。”不扔石頭代表的是對強力的懼怕還是對國家新式交往的瞭解,他未給出答案。

這一年,第一批留美學童前往美國,其中十多人在二十多年後將直接參與甲午海戰。在李鴻章主掌下的江南製造局建造出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艘軍艦“恬吉”號,排水量600噸。北洋水師從這裡走出了第一步。

中國人開始學著與西方打交道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此年一位急於升職的候補知府李光昭,謊稱自己可以提供價值30萬兩銀的木材供皇帝修復圓明園,此人想到的辦法是“奉旨採辦”,私刻銜章“奉旨採運圓明園木值李銜”,先後到四川、兩湖等地招搖撞騙不成,便南走香港購買洋木,與法商議定木材價值為洋銀54000餘元,而在內務府報銷時謊稱值銀30餘萬兩,後來又拿不出銀子支付法商,遂“與洋人結訟”。

事情鬧大了,兩頭騙財的李光昭自然人頭落地。但是慈禧太后重修圓明園的計劃也就此停滯,當時的輿論監督權在一群官員手中。但手握皇權的慈禧咽不下這口氣,她與兒子同治合唱一曲雙簧,將時任總理大臣恭親王先免職後複用,酷似今日的官員問責。此事的後遺症一直要延續到1894年,當慈禧60大壽來臨的時候,沒有人敢再對重修頤和園說三道四。

根據1933年實施的廢兩改元令,7錢1分5=1元銀幣

當大清國的皇帝有被洋人起訴的危險來臨之際,在海洋的對岸,一個島國上一個新的政府剛剛成立。該年4月6日,睦仁天皇發表了《五條誓文》,作為新政府的開國宣言,為日本走上資本主義強國之路指明瞭基本方向。同年9月8日,江戶改名為東京,皇帝將其年號改為“明治”。

“同治中興”與“明治維新”宣佈了一場競技賽的開始。但是一方極力要恢復傳統,李鴻章自稱補鍋匠,要補救的是一口四處漏水,遍體裂痕的體制之鍋。一方卻要砸倒重來,全盤西化。福澤諭吉,日本近代史上教父級的思想先驅,在其著名的《脫亞論》中說道:“在遭遇如同麻疹那樣流行的文明開化時,中、朝兩國違背傳染的天然規律,為了躲避傳染,硬是把自己關閉在一個房間裡,閉塞空氣的流通。雖說經常用‘唇齒相依’來比喻鄰國間的相互幫助,但現在的中國、朝鮮對於我日本卻沒有絲毫的幫助。不僅如此,以西洋文明人的眼光來看,由於三國地理相接,常常把這三國同樣看待。因此對中、朝的批評,也就等價於對我日本的批評。”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序:轉折時代的命運(3)

日本人作出了重要的選擇“作為當今之策,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中國、朝鮮的方法,也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度方式對付即可。與壞朋友親近的人也難免近墨者黑,我們要從內心謝絕亞細亞東方的壞朋友。”

後來者難免被這樣的尖銳言論所刺痛,但正視現實的日本人也曾有過激烈的爭論。日本有人提出“興亞論”(後來又被稱為“大亞細亞主義”),代表人物有日本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比如勝海舟、植木枝盛、大井憲太郎、樽井藤吉等。但是“興亞論”所倡導的日、中、朝三國聯手喚醒亞洲,抵抗西洋的主張在論戰中敗北。

兩個國家就此駛向了不同的方向。開始的方向固然相同,路徑選擇也相近,但最終相異的目的卻導致了後來不同的結局。

在世界史上,這同樣被視為黃金年代,一個帝國雄起的年代。1861年,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四年南北戰爭後,一個“民治、民有、民享”的強大國家逐漸成形。1862年9月,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在他的領導下,德意志發動了三場王朝戰爭,開始了統一的歷程。1868年,在普法戰爭中,德軍俘虜了10萬法軍,其中包括法皇拿破崙三世本人。隨後,俾斯麥揮戈巴黎,並在拿破崙帝國傾覆後的廢墟上,正式宣告了新的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在西方帝國成形的過程中,東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