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1部分

中部、西部、北部、西南部、西北部的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其中以中部和西南部的發展速度最快。

如四川在1936年,經濟發展已經不比沿海省份差了,不過四川也是比較早發展的省份。

這次大建設中,中華帝國將80的建設資源都投入到了經濟落後地區,徹底的改善了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

有了這些基礎設施,經濟發展就很簡單了。

很多時候內陸的經濟發展就是缺乏基礎設施而已,至於後世的中國和此時的中國不一樣。

後世的中國雖然也在內陸地區修了很多基礎設施,但那時候的中國經濟嚴重依賴出口業,自身的工業實際上並不怎麼發達。

而此時的中華帝國幾乎不依靠什麼出口了,自身工業完全自給自足,工廠往中西部轉移速度很快。

沿海的經濟發展優勢依舊存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往沿海擠。

全國各地,大量的礦區被建設了起來,大量的道路也修了起來,更是修了大量的機場,同時中華帝國加大了對自身稀缺礦產資源的進口,大量的軍工業生產線也秘密建立了起來。

不管是民用工程還是軍用工程,都在大規模的建設之中,建設效率之高,組織速度之快,絕對讓人瞠目結舌。

整個第三世界聯盟的各高階成員國都在瘋狂的建設,充分的利用了各成員國的勞動力,同時還從各國調動勞動力,進行跨國建設。

雖然建設了很多東西,但人民日子卻是沒有以前好了。

很多國民發現,政府的稅收越來越高,軍費支援也在不斷增加,陸軍兵力在1936年已經擴招到750萬了。

這750萬陸軍被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國防軍,一部分是野戰軍。

其中野戰軍兵力達到了650萬,又分為四大集團軍群。分別年華北集團軍群、華西集團軍群、華南集團軍群、華中集團軍群。

每個集團軍群擁有160萬以上兵力,各100個師,另外諸多獨立旅、獨立團編制,集團軍群又分四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擁有25個師,每個集團軍又有三個軍,各8~9個師。

整個國家都在厲兵秣馬,讓所有國民都感覺到,戰爭可能是要到來了。

而整個世界,此時也陷入了軍備競賽之中。

很大程度上,整個世界都是被中華帝國給拖進軍備競賽之中的。

中華帝國將陸軍擴張到750萬兵力,可謂是傲視全球,哪個SB敢跟中華帝國學?

中華帝國擁有六億多人口,750萬的陸軍也僅佔小部分人口,其他國家如果也把陸軍擴充到750萬,那麼整個國家的生產必然大受打擊。

同時整個第三世界聯盟成員國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一千萬,其中俄國一直保持著兩百萬的軍力。

而且第三世界聯盟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的集中。

整個聯盟的高階成員國都集中亞洲和西歐,除了南洋共和國和拉希德阿拉伯之外,其他的都是陸地相連,拉希德阿拉伯和南洋共和國雖然不相連,但距離很近。南洋共和國是群島,中華帝國在該地的軍事力量分佈較強,拉希德阿拉伯方面,帝國隨時可以南下進攻阿富汗、波斯等英國殖民地以打通陸地連線。

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聯盟,首先聯盟內部矛盾重重。再則,這個聯盟的國家較為分散,日本和蘇聯都處於第三世界聯盟的包圍狀態。

西方世界聯盟此時也在瘋狂的進行軍備,其中蘇聯一直在進行軍備,蘇聯由於有美國的工業技術支援,因此經過戰後十七年的發展,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

日本則是到處都是防空炮,防空體系在不斷強化之下,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狀態。

其中中華帝國當初支援給德國的88mm防空炮在戰後被協約國獲得,並對該炮進行了仿製,大大加強了西方聯盟各成員國的防空能力。

同時日本在國土境內佈置了大量的高射機槍,日本知道一旦開戰,日本將直接處於中華帝國的空軍打擊範圍之內。

至於英法兩國,軍事上比較萎靡。

美國在軍事上看起來還是不錯的,但實際上陸軍士兵的意志爛得一塌糊塗。

在夏鈞看來,美國大兵打打順風仗還好,一旦失去了軍事技術優勢,美國大兵打不了仗的。

最有威脅的,實際上是美國的飛機和軍艦,美國陸軍在夏鈞眼裡不算什麼威脅,英國陸軍、法國陸軍也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