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4部分

帝國決定分兩路進攻美國,而主要進攻方向在是從美國北部往南進攻。

另外派遣華南野戰集團軍進入美洲作戰,清除那些美國扶持起來的傀儡國家,最主要的控制巴拿馬運河。

華南野戰集團軍群能夠適應熱帶地區作戰,把華南野戰集團軍群派遣到南美洲顯然最合適,同時還可以伺機進攻美國南部。

美國南部地廣人稀,防禦密度低,華南野戰集團軍群顯然也能夠搞定。

進攻不進攻都無所謂,只要能在南部牽扯住美國一部分力量就算差不多了,中華帝國的主力還是從加拿大攻入美國。

……

1938年8月,進攻兩個月的作戰,加拿大基本上全面投降,美國在加拿大南部構築的防線也在瘋狂的轟炸下全面崩潰,撤回了美國北部邊界。

兩個月的準備,中華帝國已經從亞非歐將五個野戰集團軍群抽調完畢,開始源源不斷的登陸加拿大。

美國留下的那條公路確實是被中華帝國給撿了大便宜,中華帝國用大量工程車和印度勞工,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將這條公路擴寬了三倍,不過還未完全完工,但進度卻是比預料的要快上許多。

不過機場卻不是那麼快能修好的,中華帝國的工兵部隊正在加緊在加拿大修建大型軍用機場。

中華帝國此時也不需要再造什麼航程更遠的轟炸機了,鯤鵬型遠端轟炸機在加拿大足夠炸到美國大部分地區了。

美國的工業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北部的,南部那是傳統的種植園主所在地區,南北戰爭時期是以美國北部贏得戰爭。

只要能夠炸到美國的工業區就算達到目的了。

不過中華帝國卻是針對這一局勢,推出了全新的後掠翼噴氣式轟炸機——鯤鵬Ⅲ戰略轟炸機。

鯤鵬Ⅲ針對當前局勢特點,航程設計為7600公里,作戰半徑為3800公里,載彈量高達恐怖的1。3萬公斤,最大升限1萬5千米,最高航速達到了720公里每小時。

這是一款前所未有的大飛機,它是中華帝國造過的最大的轟炸機。

這款飛機剛造出來,直接就投入到了實戰當中。

此時是戰爭時期,作戰就是最好的檢驗,是沒有時間測試來測試去的。

巨大的鯤鵬Ⅲ轟炸機掛滿炸彈從東北軍區軍用機場起飛,直接飛往了美國。

當鯤鵬Ⅲ出現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