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稱為“一枝花”。父母愛女心切,為她在城裡找了個工人當物件。她在返城無路的背景下與之完婚。男方文化低,個子矮而胖,綽號“小皮球”。婚後不久,“一枝花”就想離婚,但男方積極為她的調動奔走,復經父母勸說,婚姻得以維持。等回到上海,有了孩子,兩人真正共同生活在一起,女方感到與丈夫實在沒有感情,又提出離婚。男方認為經過百般努力,家庭終歸破裂,活著沒有意思,堅持離婚時兒子判歸自己,否則與兒子一起去死。女方自酌年齡不輕,也不肯放棄孩子,雙方相持不下,孩子夾在中間備受痛苦《一天的奇蹟》,《中國婦女》,1991年12期。。這都是無感情婚姻所釀成的苦果,不得不由三個人來吞嚥分享。類似這樣的悲劇,在當年是不少的。

知識青年與農民的結合在全部婚姻中涉及面最廣,釀成的苦果也最多。這種婚姻型別又包括男知青娶女農民,女知青嫁男農民兩種形式。一些資料顯示,女知青嫁給農民的人數明顯超過了男知青娶女農民的人數參考河北省保定地區知青辦:《已婚知青住房情況》,該地區與農民結婚的2042名知青中,屬男知青與女農民結婚的有658人(佔32�2%),屬女知青與男農民結婚的有1384人(67�8%)。另據黑龍江省知青辦《上山下鄉簡報》1979年第1期:呼蘭縣與農民結婚的290名知青中,屬男知青與女農民結婚的有98人(33�8%),屬女知青與男農民結婚的有192人(66�2%)。。因此,考察女知青嫁農民的現象,應作為###知識青年婚姻問題的一個重點。

女知青嫁農民,本來是知青多種婚姻中的一種形式,然而在連婚姻也被高度政治化的“###”年代裡,唯獨這種形式被輿論工具賦予了重要的社會意義。這種舉動被吹捧為“紮根農村”、“徹底決裂舊傳統觀念”、“敢於反潮流”的具體表現,縮小“三大差別”的“實際行動”。如果窮原竟委的話,這種做法在50年代末已見端倪。1957年,天津市女7中高中畢業生王培珍到河北省靜海縣團泊窪趙連莊農業社當了農民,兩年後與當地青年農民戀愛結婚。她的舉動受到種種非議,有的人嘲諷她是“傻子”。對於這種壓力,她毫不介意,並在日記中表示:心甘情願做一個對人民有利、對國家有利的“大傻子”《知識青年的革命道路——奮戰在農業戰線上的知識青年》,中國青年出版社1964年版。。王培珍顯然認為自己的婚事具有重大政治意義,這種精神支柱使她面對輿論的壓力處之泰然。70年代對白啟嫻事蹟大張旗鼓的報道,在更大程度上使女知青嫁農民一時成為時髦。白啟嫻揚名後,地位陡然變化,先由地委書記介紹入了黨,繼而被增補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擢為河北省知青辦副主任,地區文教辦副主任,公社黨委副書記。在很短的時間內,她收到了全國各地兩三千封熱情洋溢的來信,各行各業的人們表示了對她的鼓勵、支援,許多知識青年決心以她為榜樣像“###”中曇花一現的許多英雄、典範一樣,白啟嫻的歸宿是可悲的。“###”結束後,她的事蹟失去了宣傳價值,諸多官職被免去,調到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教務處任副主任。1982年11月煤氣中毒致死,年僅39歲。。

婚姻的型別(4)

與此同時,一批白啟嫻式的女知青在各地脫穎而出。湖北樹立了“敢於破除舊傳統觀念”的喻利華。喻是武漢市知青,1969年12月到洪湖縣插隊落戶,與貧農青年相愛,面對人前背後的閒話與嘲笑,據說她從毛主席《青年運動的方向》中汲取了與農民結合的精神力量,並勇敢地邁出了與貧農結婚的一步《湖北日報》,1974年2月11日。。遼寧則宣傳了“決裂舊觀念,青春獻人民”的劉秀蘭。劉於瀋陽市第9中學高中畢業後到蘇家屯區插隊,1969年與一農民結婚。從年齡上推測,她結婚時至多不過22歲,在知青中當屬早婚之列《瀋陽日報》,1974年3月19日。。浙江推出了徐春娟。她是金華市3中的68屆畢業生,下鄉後推薦上大學不去,決心紮根農村,最後嫁給了農民《浙江日報》,1974年3月19日。。湖南表彰了張國清。張是1963年高中畢業後下鄉插隊的老知青,四年後與一貧農結婚,隨即發展入黨。“###”中擢升省婦聯副主任《人民日報》,1974年3月20日。。一時間風雲際會的這類典型還有杭州女知青繆惠敏,青島女知青李春梅、王金華,上海女知青郭惠、萬寧林等等,不一而足《浙江日報》,1974年5月6日;《青島日報》,1974年3月17日;《吉林日報》,1974年12月21日;《解放日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