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處處護著曹植,這讓做丈夫的曹丕肯定很不爽。正是很有些政治頭腦的郭氏滿足了曹丕的這一需求,她經歷了家勢敗落、世態炎涼而又被迫屈身社會下層,加上她天生的聰明才智,所以她的社會洞察力和辦事能力都是讓一般女子所望塵莫及的。就在她嫁給了曹丕之後,可謂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有智數,時時有所獻納。文帝定為嗣,後有謀焉”,她經常為老公出謀劃策,在曹丕爭奪太子的道路上建立了相當的功勳。
就在曹丕繼任為魏王以後,當然不會虧待了郭氏,把她封為了“夫人”,及至做了皇帝之後,又把她封為了“貴嬪”,地位已與作為原配的甄氏不相上下。而她若是想要再一步成為皇后,那就只有先把甄氏給除掉,因為甄氏的資歷顯然要比她老得多,且郭氏出身低微且未生育;而曹丕又故意不立甄氏為皇后,這明擺著就可能刺激了郭氏的野心。可是大風大浪裡走過來的郭氏想要扳倒一心與人為善、毫不設防的甄氏,那簡直易如反掌。
終於,甄氏不明不白地被賜死了。第二年,也就是黃初三年,曹丕毅然決定要立郭氏為皇后,這自然馬上就引起了大臣們的反對,因為當時是很注重一個人的出身和門第的。可是曹丕執意要立郭氏,誰說破了大天也沒用,看來郭氏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果真是不一般。郭氏還曾上表推辭,不曉得這是否只是一種政治狀態。
不過郭氏的為人還是可圈可點的,“後自在東宮,及即尊位,雖有異寵,心愈恭肅”,雖然當了皇后,可是卻愈發恭謹肅敬了;而且對待婆婆,也以孝聞名,只是卞氏好象有些不太買她的帳,在設法搭救曹洪時,卞氏就曾威脅她道:“(如果你不能讓我的兒子寬恕曹洪)我就讓我的兒子把你廢掉!”郭氏心機太深,可能不如甄氏那樣讓婆婆塌實、放心。郭氏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大度,當時柴貴人也很受寵幸,郭氏“教訓獎導之”; 後宮諸貴人時有過失,郭氏便常常幫助她們掩蓋過去,又有要休誰的時候,郭氏都會為曹丕解釋前因後果,雖然他還會時有大怒,可是仍然架不住郭氏的“頓首請罪”,所以六宮對她毫無怨言。
郭氏生性儉約,不好音樂,常常追慕東漢明帝馬皇后的為人;這馬皇后是名將馬援的女兒,以善於約束外戚聞名。郭氏的用意不言自明,她的親兄弟早死,以從兄郭表“繼(郭)永後,拜奉車都尉”,後來郭氏的一戶親戚就藉著她的權勢與他國(可能指吳、蜀等國)結親,而郭氏卻敕文道:“諸親戚嫁娶,自然應該擇取鄉里間那些門當戶對的人家,怎麼能因勢強而與他方人婚配呢!”她的外甥孟武想納妾,郭皇后堅決制止,並因此敕諭諸家道:“如今適齡的女子少而男人多,應該讓她們嫁給為國征戰的將士。你們本已有妻,就應該與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權勢假借因由將她們娶來作妾。如果族人中有誰違反這規矩,我一定要給予重罰。”同時她還經常敕戒郭表、孟武等人道:“漢室那些外戚,極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都是由於驕奢糜費,對此不能不謹慎啊!”也由此可見,能夠以史為鑑的郭氏的識見、覺悟也很不一般。
黃初五年(224年)的時候,曹丕親征東吳,郭氏作為皇后留守在許昌的永始臺。當時大雨接連百餘日,樓臺城牆等多數被洪水淹沒沖壞沖垮,所以有關官員就奏請郭皇后離開行宮,換個地方居住。可是沒想到郭氏卻說:“從前楚昭王出遊,他的妃子貞姜留住漸臺,當時也是江水暴漲,昭王就派人去接她,可匆忙之中卻忘了帶令符,貞姜便堅決不肯離開,直到被大水淹沒。如今,皇帝身在遠方行軍打仗,我很慶幸自己沒有那樣的危險,而遇上這麼一點困難大家就要說換地方,這樣說得過去嗎?”大臣們聽後,於是誰也不敢再勸了。
黃初六年,曹丕再次東征孫吳,到達了廣陵一帶,郭氏則被留在了曹氏故里譙縣的行宮。當時,郭表留在行宮當警衛,他便想動用公家的建材築壩攔水捉魚。郭氏知道後,便勸阻他說:“河流首要的應當保證運輸軍糧的船隻暢通,況且現下又缺少木料,家中負責經辦這些事的奴客都不在,而你卻又要私取官府的竹木建造攔水的堤壩。如此說來,你這個奉車校尉不就是‘捕魚校尉’了嗎?”
甄氏死後,曹睿就成了郭氏的養子,所以曹睿做了皇帝以後,郭氏又被尊為了皇太后。郭氏一家也跟著加官進爵,所以當郭氏的姐姐、孟武的母親死的時候,曹睿“欲厚葬,起祠堂”,這時候郭氏便出來制止道:“自從天下大亂以來,墳墓無不被髮掘,這都是因為人們重視厚葬而引起的。關於葬禮,先帝(指曹丕)的首陽陵就可以效法。”青龍三年(235)春天,郭氏“崩於許昌,以終制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