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的那樣“大企業的組織、中小企業的決策。”若非他——八佰伴的總裁親赴上海考察,哪能在現場當機立斷,迅速拍板,直至簽訂協議書呢?
如果是那種在香港開設分公司的日本企業,領導人坐鎮日本,僅派香港分公司的經理飛往當地,然後再向日本彙報訪問結果,接著開會研討……這樣從下到上轉一圈,不知要花費多少時日,真如中國老百姓所形容的“黃花菜都涼了”。
這也是和田一夫遷居香港,與華人鉅富李嘉誠等人交往的一個收穫啊!
後來,他將心得推而廣之,發覺即使在國際政治方面,比如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或者美國總統和日本首相,有時也需透過熱線電話直接交談,當即作答。
而自己與商界其它人士,並非討論什麼像美國總統、英國首相、日本首相那樣興國安邦的最高階問題,當然更應該學習各國首腦的速決速斷。
善思善慮的和田一夫,很有“拿來主義”的學習精神呢!
外商向中國發展事業,最大的難關是外幣平衡問題。
在中國,人民幣不能兌換成外幣。因此,如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因為無法兌換成美元、日元,所以就收不回成本。
而八佰伴因為將總部設在香港,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1997年香港迴歸中國之後,八佰伴就成了中國籍的企業。因此,浦東的購物中心所獲得的利潤(人民幣)可在中國統一核算後,作為資金進行再投資,發展密集型企業。
這樣,八佰伴的外幣平衡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和田一夫再次嚐到了遷居香港帶來的便利。因為是在香港的企業,所以非常容易同中方交涉,自然中國方面也很照顧。
和田一夫也善意地為中國的利益著想。看到中國很需要外幣,他又提出了一個新設想。
他提出在浦東地區建造八佰伴的加工廠,然後將產品出口國外,為中國帶來外匯。八佰伴在新加坡擁有國際購物中心,並在世界各地擁有超級市場和百貨商店及眾多的中國餐館,所以能收購那些加工廠生產出來的各種產品,中國就能獲得外匯。
這實際是他考慮中國戰略時的一個計劃的內容。
這一想法一經轉告中方,立刻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國方面立即表示了熱情,說:這是對雙方都很有利的方案!
和田一夫在遷居香港後的第11個月,就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簽訂了在上海浦東地區建造購物中心的協議書。
想到1990年5月遷居香港時,心中所存向中國內地發展的願望,如此迅速地有了進展,和田一夫真是在夢裡都笑出了聲:此一向上海發展的舉措,會成為今後向中國廣東省等沿海地區和各地發展的一塊彈跳力極強的跳板!
和田一夫毫不懷疑八佰伴建在浦東的購物中心的前景。
在政策方面,中國政府已制定方針,透過第十個5年計劃使上海的國民收入增加4倍。中央提拔了前上海市長為副總理,以此全面支援把上海浦東開發專案列入國家計劃。
他的上海購物中心是和國家合資,估計利潤豐厚,他計劃在1995年建成,以此來迎接屬於中國的21世紀,在跨入21世紀的前5年竣工,正是時機。
和田一夫將把他的一系列計劃付諸實踐。將商業的利潤用於投資,充當和上海廠家合作建造加工廠所需的資金。一方面向中國民眾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一方面向國外出口,給中國帶來外匯。
和田一夫推斷:購物中心和加工廠建成後,開始實際執行,上海就將迎來日本曾經歷過的流通業革命時代。
他亦設想:今後加工廠是否會發展成比流通業還要大的事業?中國現在未給予流通業出口權,但製造廠家有出口權。八佰伴有工廠,便成了製造廠家,能取得出口權。
同時,這些廠家的產品也可向國內出售。以中國市場之廣大,可以想見在中國僅加工廠這一項,就會發展成巨大的事業。
和田一夫念及此,喜不自禁地算開了帳:比如中國去年(1990年)銷售了6億輛腳踏車,這就是說,就是車鎖也至少出售了6億把,幾乎是天文數字!
何況腳踏車的附件很多,諸如網籃等,如果要銷售,賣掉幾億個也不成問題。
如此推而廣之,只要刻意創新,就能向中國民眾提供豐富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無限廣大!
和田一夫制定的八佰伴下一個5年規劃目標為一兆日元,該計劃執行至1997年3月。現有了上海的購物中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