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9部分

言,與陸航競爭的空軍的日子就要比陸軍好過得多了。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41章 結構性調整

作為高技術軍種,空軍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在外界看來,為了加強天軍建設,加上在戰術運輸機專案與低空攻擊機專案上敗給了陸軍航空兵,空軍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得像陸軍那樣,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裁員,導致數萬名空軍官兵失業。事實上,情況遠沒表現得這麼糟糕。空軍裁掉的4萬多名官兵中,以戰術空運部隊的相關人員、以及基地警衛等非戰鬥人員為主,戰術航空兵、戰略航空兵與支援航空兵反而得到了加強。按照共和國國務院在2040年公佈的國防藍皮書,到當年年初,共和國空軍的總兵力為42萬,其中飛行員超過了3萬人。由此可見,共和國空軍的規模並沒縮減,至少維持了印度戰爭前的水平。

從某種意義上講,共和國空軍的規模擴大了。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到2040年底,美國空軍的總兵力在40萬左右(未包括空中警衛隊),其中飛行員只有23000人。也就是說,在美國空軍中,飛行員佔總兵力的5。75%左右。而在共和國空軍中,飛行員佔總兵力的7。15%。這一現象除了證明共和國空軍的保障體制更加有效(可以減少飛行員之外的保障人員)之外,也證明了共和國空軍的實際規模肯定不止42萬。準確的說,因為在戰爭時期,機群出動強度提高,需要更多的保障人員,飛行員在總兵力中佔的比重應該在5%以下,所以共和國空軍在不擴充飛行員的情況下,可以在戰爭時期徵召大約18萬預備役人員,將總兵力擴充到60萬左右。

相對而言,擴充保障人員比擴充飛行員容易得多。

具體編制上,空軍的變化就非常驚人了。

傳統上,空軍下設3個主要兵種,即戰術航空兵、戰略航空兵與支援航空兵。隨著技術進步,兵種間的區別越來越小。在2030年之前,也就是共和國當局為印度戰爭做準備之前,就有部分空軍將領提出了縮減編制的想法,即取消原來的兵種區別,按照作戰使用與作戰目的,合理分配各兵和的作戰力量。雖然這一提議得到了前空軍司令嚴宇擎的支援,但是在章忠憲出任空軍司令之後,出與爭奪總參謀長職務的考慮,沒有繼續推進空軍的結構化調整。藏南衝突爆發之後,共和國當局明確了透過戰爭解決南亞爭端的基本原則,著手對軍事力量進行全面調整,空軍的結構化調整自然無果而終了。

印度戰爭之後,林嘯雷出任總參謀長已成定局,章忠憲離開空軍也是遲早的事情。

在此情況下,章忠憲沒再“怠工”,順應第三次軍事改革的大潮流,率先提出了結構化改革方案,即透過整合三個主要兵種的資源,達到縮減編制的目的。由此可見,章忠憲不是沒有才能,而是很有才能。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章忠憲的這一安排,讓空軍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儲存了大部分實力。也就是說,空軍裁減的幾萬官兵,實際上都是透過結構化調整削減下來的,對空軍的影響並不大。

不管怎麼說,結構化調整必須建立在先進裝備的基礎之上。

說直接點,沒有足夠先進的裝備,就算再怎麼調整結構,空軍的戰鬥力也不會增強。

因為空軍採用了嚴格的裝備與人員對應的編制體制,所以在兵力並沒大規模縮減的情況下,空軍的裝備數量也不會減少多少。雖然與陸軍一樣,在2035年之後,共和國空軍再也沒有采購過一種新式主戰裝備,只能在改進舊裝備上做文章,但是作為高技術軍種,空軍在改進上玩的花樣更多,也更加徹底。

在空軍的眾多主力裝備中,最受關注的仍然是重型制空戰鬥機。

因為在半島戰爭、日本戰爭與印度戰爭中的突出表現,共和國空軍的重型制空戰鬥機聞名全球,重型制空戰鬥機也再次成為爭奪制空權的主要力量,所以印度戰爭之後,除了共和國與美國之外,俄羅斯率先啟動了重型制空戰鬥機的研製專案,就連法國也在努力拉攏幾個歐洲大陸國家,想透過聯合研製的方式開發“歐洲戰鬥機”。

到21世紀40年代,J…16仍然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重型制空戰鬥機。雖然空軍早在2035年年底點啟動了J…16的替代戰鬥機,即代號X18的重型制空戰鬥機研製專案,並且在當年就向中航集團、中重集團與航空航天集團各支付了幾億元的專案啟動經費,要求這三家有能力研製重型制空戰鬥機的軍火企業拿出初始設計方案。但是在2037年,也就是林嘯雷擔任總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