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9部分

突旅的問題上,袁晨皓有不同意見。

按照他的看法,應該儘快讓空突旅參戰,至少應該派遣1個空突旅參戰,在某個方向上協助裝甲部隊發起進攻,撕開印軍防線,然後確定主攻方向。只要確定了主攻方向,就能讓另外2個空突旅發揮更大的作用,加快地面部隊的推進速度,爭取儘快打到新德里,從而儘快攻佔新德里。

從某個角度看,袁晨皓的意見很有道理。

連主攻方向都沒確定,如何確保打下新德里呢?

不管怎麼說,不可能把寶貴的支援力量平均分配在3個進攻方向上吧?

從3個方向上發起進攻,只能使每個方向的進攻力量大大降低,不可能在3個方向上都取得突破。進攻的要領就是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敵人的防線,而不是將力量平均分散在整條防線上。

這個最基本的道理,裴承毅不可能不明白。

只不過,裴承毅沒有采納袁晨皓的建議。

原因很簡單,攻打新德里的戰鬥很特殊,不能用常規戰術。

西北地區本來就是印度的戰略中心地區,獨立之後,印度一直將西北地區作為國家的根基,數十年來,從未放鬆過西北地區的防禦建設。四次印巴戰爭,更讓印度把西北地區當成了國家命脈。從兵力數量、防禦密度、防禦強度、軍隊素質、基礎設施、後勤保障等任何一個方面看,西北地區都是印度之最。如果算上西北地區的城市密度與人口密度,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這裡都是現今世界上能夠找到的最深的戰爭泥遭。

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後,當時還是低階軍官的裴承毅參加了總參謀部的兵棋推演,推演的主要內容就是以第四次印巴戰爭的條件,模擬出兵攻打新德里。雖然總參謀部從來沒有公佈這次推演的結果,但是裴承毅知道是個什麼結果。第四次印巴戰爭後,紀佑國大力推行軍事改革,以彭茂邦為首的共和國年人全力支援,就受到了這次推演結果的影響。由此可以推斷,推演結果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

藏南衝突後,總參謀部開始著手準備印度戰爭,去將官培訓班深造之前,還是作戰處處長的裴承毅負責制訂了幾份針對印度的戰爭計劃,其中明確說明攻打新德里的重要性與困難性。在伊斯蘭堡工作期間,裴承毅以共和國軍事顧問的身份,協助巴軍制訂了幾份同樣針對新德里的作戰計劃。雖然不是主要參與者,但是裴承毅知道,巴軍也非常清楚攻打新德里的難度。

這些經歷,足以讓裴承毅高度重視攻打新德里的作戰行動。

更重要的是,軍情局已經證實,印度的第一階段戰爭動員全部到位,第二階段戰爭動員的第一輪徵兵工作已經開始。最保守估計,西線戰場上的印軍作戰部隊超過400個師,總兵力在500萬左右。按照軍情局的推測,如果攻打新德里的行動持續到10月中旬,共和國軍隊要面對的印軍至少有750萬,甚至有可能接近1000萬。

3個軍加3個旅,對付500萬到1000萬的印軍!

別說500萬到1000萬荷槍實彈的軍人,就算是手無寸鐵的平民,也能讓裴承毅頭痛。

換句話說,裴承毅要用只有敵人五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兵力取勝。

就算裴承毅再厲害,也不會掉以輕心。

傳統戰術不是沒有取勝的可能,只是不可能在1個月之內取勝。

現實情況逼著裴承毅出奇招。

駁回袁晨皓的建議時,裴承毅只提到一個理由,那就是任何1個軍加3個旅,都不可能打下新德里。

這個理由,足夠讓袁晨皓心服口服。

實際上,這也正是裴承毅在3個方向上發起進攻的目的之一。

要想打下新德里,必須集中全部兵力。也就是說,3個野戰軍都的取得突破,還得爭取同時攻到新德里城外。

這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裴承毅沒有把攻打新德里的指揮工作交給袁晨皓,而是讓袁晨皓去負責更重要的西進作戰行動,正是因為袁晨皓的能力還不夠,在指揮作戰的時候欠缺經驗。

到底該怎麼打,別說袁晨皓搞不清楚,就連在後方“督戰”的項鋌輝也搞不清楚。

進攻開始後,項鋌輝在1個晚上給裴承毅打了5次電話,詢問裴承毅的戰術部署。讓項鋌輝非常失望的是,裴承毅的回答既乾脆又直接:企圖不明。

裴承毅不可能在怎麼打都不明白的情況下讓部隊發起進攻吧?

顯然不可能!

9月8日天亮後,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