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4部分

�2枚導彈。也正是如此,空軍才降低了J…16的採購數量,保留了大量J…14戰鬥機。

參與攻擊的主力正是J…14戰鬥機,對共和國空軍來說,這也算得上是節約成本吧。

結合了不同的飛行彈道,導彈的突防效能大幅度提升。

因為印度沒有國家戰略防禦能力,所以無法對付飛行高度在150千米以上的導彈,也就無法對來襲的導彈進行中段攔截。隨著導彈進入俯衝攻擊階段,飛行速度再次超過20馬赫(導彈在到達彈道頂點之前,火箭發動機就將停止工作,然後依靠慣性、沿拋物線彈道飛向目標),遠超過了一般防空反導系統的攔截速度,即便導彈在20千米高度上減速,其飛行速度也不會低於10馬赫,一般防空反導系統對其攔截效果並不明顯。

與以往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相比,新式導彈的最大優勢就是縮短了攻擊時間。

因為導彈的全程平均飛行速度在20馬赫左右,所以在攻擊1200千米外的目標時,導彈的飛行時間僅為220秒。如果是亞音速巡航導彈,全程飛行時間在75分鐘左右,即便是速度達到10馬赫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全程飛行時間也在450秒左右。

飛行時間越短,留給敵人的反應時間就越短。

美國提供給印度的“先進戰區防空反導系統“(STD)從接到警報算起,到進行防空攔截的反應時間為5分鐘,而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時間不到4分鐘,即便印度的防空反導系統在8點15分之前就已做好準備,也只能在4分鐘之內對臨近的導彈進行一次攔截,1座大型空軍基地最多隻有1套STD,一次最多隻能攔截12個目標,按照80%的防空攔截效率與80%的命中率計算,只需要向每座空軍基地發射20枚導彈,就能確保至少有8枚導彈擊中目標。摧毀1座空軍基地,最多隻需要4枚導彈。

此輪攻擊,200多架J…14C戰鬥機發射了近500枚LT…32,攻擊了印度境內20多處大型空軍基地。

另外,還有2個大隊的24架H…9B轟炸機參與了轟炸行動,向印度境內的10多處大型空軍基地發射了大約300枚LT…32。

因為LT…32在進入印度防空系統的探測範圍之前,飛行高度就超過了150千米,超過了防空雷達的探測高度,所以在數百枚導彈飛向印度空軍基地的時候,除了部署在齋浦爾與蘭契的戰略警戒雷達發現了來襲的導彈群之外,印度北部地區的防空系統均未做出反應,更不知道即將大難臨頭。

印度空軍的戰略防空系統根本無法在4分鐘之內做出反應。

8點20分不到,第一批導彈命中了希薩爾空軍基地(位於新德里西北)。

在接下來的20秒內,印度北部的區的40多處空軍基地陸續遭到轟炸。

為了使轟炸達到“同步性”,也就是所有轟炸行動都得在30秒內完成,參加轟炸行動的機群均在距離目標1000到1200千米的距離上發射導彈。如此一來,攻擊印度西北地區空軍基地的機群根本沒有靠近邊境線,在帕米爾高原與青藏高原上空就發射了導彈,而攻擊溫迪亞南部地區空軍基地的戰機則在靠近邊境線的空域發射導彈。

此輪打擊既拉開了大規模戰略轟炸的序幕,又宣告了印度空軍的末日。

僅僅一輪轟炸,印度空軍就喪失了七成以上的大型基地,僅剩下位於印度中島南端的10多座空軍基地。沒有基地,印度空軍的戰鬥機再多,也不可能扭轉戰局。

只是,對於前線總指揮裴承毅來說,戰爭才剛剛開始。

空中還有上百架印度戰鬥機,另外還有近50架印度戰鬥機在轟炸開始前升空,要想擴大轟炸規模,讓更多的戰機到印度領空執行轟炸任務,還得幹掉那些礙事的印度戰鬥機,奪取戰場制空權。

轟炸已經開始,空戰還有懸念嗎?

卷十 龍騰九天 第52章 制空王牌

共和國空軍首先轟炸印度空軍基地,而不是指揮中心、通訊中心、防空設施等更加重要的戰略目標,著實讓印度空軍倍感意外。

自從海灣戰爭拉開了精確打擊時代的帷幕,所有轟炸、乃至戰爭都是從敵人的軍事戰略目標開始的。首先轟炸敵人的軍事戰略目標,既是癱瘓敵人的主要手段,又是奪取戰爭主動權的重要手段。在以制空權為主的戰爭中,只有打垮了敵人的指揮系統,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敵人的反擊。不管怎麼說,空軍基地只算得上戰術與戰役類目標,離戰略類目標還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