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5部分

在此基礎上,空軍的發展方向就非常明確了。

2042年之後,空軍利用軍費恢復性增長的大好機會,提出了兩個重大專案,一是與天軍聯合研製具有實戰能力的空天戰機,二是開發具有永久續航能力的超大型對流層空中作戰與運輸平臺。

前者不用多說,肯定會得到重視,只不過起主導的不是空軍,而是天軍。

對空軍來說,後者才是生存下去的關鍵所在。

要知道,為了這個專案空軍埋頭做了20年的功夫。早在20年代初,即基於電能的新式航空動力學得到蓬勃發展的時候,空軍就投入巨資,鼓勵國內的相關機構研究全新的航空發動機。DZ…25系列垂直起降運輸機與DW…26系列低空攻擊機所用的磁感應螺旋推進器就是重大研究成果。相對而言,更有前途的,還是藉助地球自身磁場的磁感應推進系統,特別是升力系統。

毫無疑問,這也是難度更大的科研專案。

直到30年代末,磁感應推進系統才取得了進展,並且走出實驗室。

事實上,“磁感應推進系統”的原理非常簡單,即利用超導體的“磁場排斥效應”,使通了電流的超導體懸在空中。從理論上講,只要有基礎磁場,而且通的電流足夠強,就能將任何物體舉起來。在大氣層內,基礎磁場就是地球自身的磁場。關鍵就在電流上,以及維持如此大電流所需要的能源系統上。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超導體的價格,以及將超導體制造成奇型超導線圈的工藝難度。至於其他的小問題,那就數不勝數了。比如因為能量轉換效率不高而導致的高溫問題(所有耗散的能量最終都轉化成了內能),以及由高溫問題帶來的散熱問題,都是該系統的攔路虎。

正是如此,直到40年代初期,“磁感應推進系統”才逐步具備實用價值。

克服了幾個關鍵問題後,該系統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

在2042年的時候,由物理實驗中心開發的第一套推進系統就將1輛質量為1000千克的小轎車舉到了天上,而且懸浮了數分鐘。為了鼓勵科研機構創新,空軍在當年年底設立了一個“競重竟時比賽”,以象徵性的1萬元獎金來獎勵那些將最重的武器舉到空中、並且停留時間最長的科研團隊。當然,錢不是關鍵,關鍵還是在這背後的巨大商機。要知道,如果能夠讓“磁感應推進系統”變得實用,別說軍用領域,在民用領域都能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磁感應推進系統”帶來的效益,絕對不亞於當初的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動機。也就是說,複合蓄電池將汽車帶入了“電動時代”,而“磁感應推進系統”則能把汽車帶入“飛行時代”。

有如此大的利益,自然有激烈競爭。

在物理實驗中心完成了第一次具有實用意義的測試後不到3個月,得到上海汽車集團資助的1家科研機構就將質量與時間記錄提高到了1250千克與15分鐘,接下來半年,這兩個紀錄分別被重新整理了5次與8次。到2043年底,已經可以將重達2500千克的物體舉到空中90分鐘。也就在這個時候,上海汽車集團決定投資1200億元,在2045年量產第一種使用“磁感應推進系統”的轎車,也就是“磁懸浮轎車”。正是如此,磁懸浮轎車才能在2048年底投放市場,從2049年開始普及。

雖然空軍設立競賽的目的是為了軍用,但是首先民用的好處非常明顯,那就是極大限度的降低了相關裝置的成本。別的不說,一種成功的轎車能夠生產上億輛,由此帶來的規模效應能將成熟裝置的價格降到最低限度,從而降低軍事普及的成本。

事實上,這也是空軍當局的真正目的。

如果不能把成本降下來,空軍就無法說服政府大批次採購用來代替船舶的航空器。

當然,與民用裝置比起來,空軍的航空器就要大得多了。

2042年的時候,空軍就提出了戰術指標,即在保證永久續航力的前提條件下,將載重能力提高到1500噸,而且載重係數(載重量與總重的比值)不得低於25%,也就是系統總質量不得超過6000噸。實際上,這個指標中最關鍵的還是對動力系統的要求,即必須以磁感應推進系統為主推進器。如果沒有這個指標,而是以傳統動力系統,比如磁感應螺旋推進系統為主推進器,充分利用各種先進材料,加上合理的設計,完全有能力建造出達到空軍戰術指標的大型空中平臺。從這一要求也看的出來,6000噸級的空中平臺絕不是空軍的最終發展目標。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