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7部分

番推動技術進步,也就是說,基本上每過10年,高階領域的工業生產技術就將革新一次。共和國是在2045年將12級複合蓄電池推向市場的,那麼到2055年,16級複合蓄電池就將進入民用市場。按照一般的發展規模,共和國的企業將在2050年左右開始為16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工作做準備。也就是說,如果有必要,共和國完全可以在2050年推廣16級複合蓄電池。事實上,已經有足夠多的訊息證實,美國的16級複合蓄電池生產工藝將在2050年左右成熟,預計在2055年左右量產。即便實際情況不會如此樂觀,因為美國從來沒能按照計劃完成高階科研工作,樂觀估計,至少也要到2057年才能讓16級複合蓄電池量產,在2060年前擴大產能。如此一來,美國也存在著淘汰落後技術的問題。也就是說,即便與美國簽署了協議,而且美國當局履行了協議,法國也要在數年之後才能拿到12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工藝,而投入量產將是更晚的事情。到時候,不但新技術無法改變法國的處境,反而會讓法國背上沉重的包袱。事實上,美國企業不但不會因此損失什麼,反而找到了處理落後產能的新途徑。

總而言之,只要法國總統不是笨蛋,就不會把美國的甜言蜜語當成真心話。

也就是說,法國當局的意思只是希望向共和國施加壓力,讓共和國能夠在技術輸出上做出更大限度的讓步。

問題就在這裡,共和國到底應該做出多大的讓步?

也許有人認為,這麼重大的事情,應該由元首考慮,輪不到國防部長為難。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哪怕在紀佑國與王元慶時代,元首也不會事必躬親,在很多時候,元首的主要工作就是從包括國務院各部門在內的智囊團提供的建議與意見之中,選出最好的,最能維護國家利益,也最有可能落實的一個,並且安排具體的人員,將其變成行動。顯然,裴承毅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因為拉攏歐盟是由他提出來的,而且也是他在支援,所以在採取行動的時候,自然得由他出大力。

按照顏靖宇的安排,只要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問題,都由裴承毅決斷。

當然,這裡還牽扯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裴承毅是“炎黃計劃”的知情者,甚至是參與人員。要知道,即便是顏靖宇,也只是知情者,而不是參與人員。如此一來,在眾多關鍵技術上,裴承毅的發言權甚至超過了顏靖宇。

關鍵是,能夠向法國提供什麼樣的先進技術呢?

20日,裴承毅單獨去了元首府,得到的答覆卻是讓他自行決斷。

顏靖宇不是在推卸責任,畢竟他對技術的瞭解遠不如裴承毅,也就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拿主意。

當然,除了裴承毅之外,另外一個擁有重大發言權的人就是劉曉賓。

正是如此,在離出發不到10個小時的時候,裴承毅找到劉曉賓,兩人單獨談了好幾個小時。

按照劉曉賓的說法,法國至少希望共和國能夠提供包括12級複合蓄電池批次生產工藝在內的眾多成熟技術,而且要求透過培訓等方式,讓法國企業在2到3年之內掌握、並且具備實際生產能力。因為美國當局很有可能以聯合開發的名義,引誘法國,所以在與法國當局談判的時候,共和國必須做出讓步。

嚴格說來,提供12級複合蓄電池的問題並不大。

用劉曉賓的話來說,就算共和國不賣技術,美國也會賣技術。更重要的是,隨著16級複合蓄電池將在2050年之後陸續投入民用市均,12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工藝算不上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尖端技術。

關鍵只有一個,那就是要不要向法國提供16級複合蓄電池的生產工藝。

毫無疑問,共和國的科研機構與企業已經掌握了生產工藝,沒有急著投放市場,一是軍事採購佔用了絕大部分產能,而是配備12級複合蓄電池的產品仍然是“奢侈品”,還有足夠多的利潤空間,那些主宰全球高階電力產品的共和國企業都沒有更新產品結構的想法,也就沒有必要急著推廣新工藝。

在這個關鍵問題上,劉曉賓沒有給出建議,而是讓裴承毅“見機行事”。

顯然,劉臍賓能夠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上飛機前,裴承毅一直在考慮劉曉賓的話。因為到了巴黎之後,他就將與法國國防部長進行第一次非正式接觸,所以在專機起飛之後,裴承毅強迫自己忘掉工作上的事情,去高階乘客艙睡了一覺。

等他醒來的時候,專機已經降落在巴黎戴高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