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2部分

初,這點時間根本算不了什麼。

問題是,在21世紀50年代末,30分鐘足以決定兩支艦隊的命運了。

對於巡航飛行速度達到4馬赫的重型制空戰鬥機來說,在24千米的高空飛行1500千米也就是20多分鐘的事情,即便把起飛後爬升與加速的時間算上,也不會超過30分鐘。由此可見,美軍的運氣確實不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美軍指揮官採用常規戰術,即讓航母上的戰鬥機執行前進護航任務,那麼在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全部起飛之前,美軍艦隊就將遭到攻擊。更重要的是,提前起飛的護航戰鬥機最多隻能向北飛行400千米,即還未離開艦隊防空區域(半徑500千米)就將與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機接觸,從而使美軍艦隊的防空區域被大大壓縮,而這就意味著防空攔截效率必然會大大降低。

問題是,提前北上的美軍護航戰鬥機也很難扭轉局面。

集因很簡單,數量太少了!

雖然從戰場局勢來看,優勢應該在美軍手中,不管怎麼說,美軍護航戰鬥機還沒有飛多遠,身後就有配備了被動探測系統的大型護航戰艦與前出巡邏的預警機(按照美軍的作戰守則,預警機在前出巡邏的時候不會啟動探測雷達,遠端預警任務由大型戰艦上的被動探測系統承擔,只有在發現了規模龐大的來襲機群之後,護航戰艦才會聯絡預警機,讓預警機啟動雷達,為防空戰鬥機照射目標,並且引導防空戰鬥機作戰。因為預警機的飛行速度遠不如戰鬥機,所以在艦隊處於交戰狀態的時候,都會提前部署),而共和國海軍的艦載預警機卻不可能跟隨戰鬥機行動。但是巨大的數量差,加上重型戰鬥機都具備完善的攔截系統,能夠在一次交戰中攔截10多枚遠端空對空導彈,而能夠攜帶10多枚遠端空對空導彈作戰的戰鬥機卻屈指可數。也就是說,在重型戰鬥機主導的空戰中,視距外空戰所佔比重並不大,大部分時候都會打到視距內,並且以格鬥的方式決勝負。幾天前,共和國海軍已經與美國海軍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上交過兩次手,而雙方艦載航空兵的兩次戰鬥都證明,在格鬥空戰中,數量比效能更加重要。

當時,美軍的問題還不止數量偏少。

因為派出了70多架偵察機,所以美軍艦隊的防空戰鬥機數量一直偏少。為了確保能夠在艦隊上空始終維持一支數量可觀的戰鬥機群,也就只能壓縮機群規模。更重要的是,美軍指揮官下達了戰備命令之後,7艘航母都對防空戰鬥機做了調整。為了確保讓停在飛行甲板上待命的戰鬥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起飛,美軍艦隊上的42架防空戰鬥機是由7支航母分別派出來的,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由2到3艘航母派遣。也就是說,42架戰鬥機隸屬於7支航空聯隊,而這些戰鬥機在奔赴戰場的時候,自然是以3機編隊、2個編隊前後照應的方式組成了7個編隊,而每個編隊之間的間隔超過了20千米。

結果可想而知,與共和國艦隊派來的戰鬥機遭遇的時候,美軍戰鬥機非常分散。

在42架戰鬥機都嫌少的情況下,以6架為一個機群的方式投入戰鬥,美軍戰鬥機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

當然,美軍戰鬥機擁有一個共和國戰鬥機無法擁有的優勢:背靠艦隊作戰。

說得直接一點,在打不贏對手的情況下,可以撤回艦隊防空圈,只要不進入艦隊的內層防空圈,就不會遭到艦隊防空系統的攻擊,而尾隨進入美軍艦隊防空圈的共和國戰鬥機肯定會遭到攻擊。

正是如此,在雙方遭遇之後,第一波攻擊機群裡的共和國海軍戰鬥機立即提前發射了攜帶的反艦導彈(因為當時距離美軍艦隊裡的航母超過了500千米,所以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只能用反艦導彈攻擊位於美軍艦隊北面的護航戰艦),然後加速迎上美軍戰鬥機。在一輪交戰之後,殘餘的20多架美軍戰鬥機立即後撤,退入了艦隊防空圈。雖然以當時的情況,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不需要追上去,只要呆在艦隊防空圈外面就不會遭到攻擊,但是戰鬥機攜帶的重型反艦導彈的射程都在500千米左右,而美軍艦隊防空圈的最大攔截半徑也在500千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在遭到空中襲擊,即進入防空狀態後,艦隊肯定會擴大活動範圍,即護航戰艦要與保護的物件拉開距離,至少得保持20千米以上的間隔,在很多時候甚至要擴大到50千米。如此一來,擔當主力的第二波攻擊機群只能在距離美軍航母500多千米的地方發射導彈,很難對美軍航母構成威脅。更重要的是,退入艦隊防空圈的美軍戰鬥機可以用剩餘的空對空導彈攔截反艦導彈。不管怎麼說,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