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1部分

回艦隊,其對美軍艦隊構成的威脅也非常有限。

與共和國海軍一樣,在分析戰局的時候,美軍高度依賴計算機。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計算機模擬分析的結果是,印度洋艦隊藏在馬爾地夫群島海域的可能性超過了八成,但是不排除該艦隊在馬爾地夫群島東南,也就是迪戈加西亞東面海域活動的可能性。

可以說,這個完全按照邏輯與機率得出的分析結果與實際情況非常接近。

要知道,當時美軍偵察機已經向東飛行了2500千米,而且偵察機在偵察航線終點的間隔不會超過被動探測裝置探測距離的一半。也就是說,向東飛行的偵察機沒有發現印度洋艦隊,就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印度洋艦隊沒有在東面。從美軍偵察機的覆蓋區域來看,只有馬爾地夫群島海域沒有在偵察範圍之內。這也無可厚非,共和國海軍在馬爾地夫群島上除了擁有一座航空站之外,還部署了遠端搜尋雷達,以及幾座電子情報站,即便美軍偵察機使用被動探測系統進行搜尋,自身並不發出電磁訊號,只要靠近馬爾地夫群島,就有可能被島上的雷達發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就不難明白美軍指揮官的反應了。

美軍艦隊距離馬爾地夫群島已經足夠近了,因此距離共和國海軍艦隊也就足夠近,戰鬥隨時有可能爆發。從各種情況來看,美軍搶先攻擊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美軍要想取得勝利,唯一的機會就是利用共和國艦隊在發起攻擊時發出的無線電訊號,確定共和國艦隊的大致方向,趕在對方的反艦導彈導彈之前,讓執行攻擊任務的艦載戰鬥機升空,對共和國艦隊發起反擊。不管怎麼說,美軍艦隊指揮官有理由相信,由7支航母戰鬥群組成的艦隊肯定要比由3支航母戰鬥群組成的艦隊強大得多。如果能夠頂住對方的攻擊,並且在反擊中擊敗對方,獲勝的就是美軍!

關鍵只有一個,那就是能不能讓艦載戰鬥機及時升空。

當然,要想使勝利變得更有意義,就得頂住地方的攻擊,儘量減少自身損失。

正是如此,在命令執行攻擊任務的艦載戰鬥機做好起飛準備之後,美軍指揮官調整了戰術,讓執行護航任務的重型戰鬥機提前起飛執行艦隊防空任務,而把留下來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的戰鬥機派去執行護航任務。

這個時候,北面大約1800千米處,即馬爾地夫群島中部海域,共和國海軍印度洋艦隊也在做同樣的準備工作。只不過,印度洋艦隊沒有增派艦隊防空戰鬥機,並且把第一波攻擊機群的數量定為108架,即每艘航母之出動36架戰鬥機。如此一來,第一波攻擊機群可以在接到命令後的5分鐘內升空,以最快的速度撲向美軍艦隊。

最重要的是,第一波攻擊機群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前進護航。

前面已經提到,印度洋艦隊只有重型戰鬥機,沒有多用途戰鬥機,如此一來,在安排攻擊力量的時候,艦隊指揮官可以更加靈活的決定攻擊與護航力量,甚至能夠讓攻擊與護航力量相互轉換。正是如此,印度洋艦隊才沒有安排專門的護航戰鬥機,而是讓第一批攻擊機群的戰鬥機都只攜帶2枚反艦導彈,然後以最大限度的方式攜帶對空彈藥。在安排作戰任務的時候,艦隊指揮官也說得非常明確,即在攻擊美軍艦隊的時候,如果與美軍機群遭遇,可以放棄攻擊任務,全力攔截美軍戰機,特別是美軍的防空戰鬥機。

受此影響,決定成敗的第二波攻擊機群的規模達到了216架,即每艘航母出動72架戰鬥機。為了不對第一波攻擊機群的起飛作業產生影響,第二波攻擊機群中半數以上的戰鬥機在機庫內進行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其餘半數戰鬥機在飛行甲板的尾端做起飛準備。按照“重慶”級航母的航空作業效率,只要提前做好起飛準備,就能在10分鐘內讓72架戰鬥機全部升空。

與第一波攻擊機群不同,第二波攻擊機群的戰鬥機全都攜帶了6枚反艦導彈,2具副油箱與2枚格鬥導彈,放棄了遠端對空彈藥。按照印度洋艦隊指揮官的判斷,即便面對的是擁有7艘航母的美軍艦隊,只要第一波攻擊機群的108架戰鬥機能夠忠實的完成使命,就有很大的把握沖垮美軍的防空網。原因很簡單,每艘美軍航母上只有36架重型戰鬥機,7艘航母也就是252架重型戰鬥機,即便不考慮之前已經派出去的72架偵察機,美軍也就只能動用半數戰鬥機,即126架執行艦隊防空任務,另外126架要麼為攻擊機群護航,要麼留在飛行甲板上待命。因為前進護航戰鬥機的任務是衝散對方的防空戰鬥機,而不是奪取對方艦隊上方的制空權,所以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