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0部分

彈的攻擊結束後大約10秒鐘,“偵察炮彈”再次抵達第51艦隊上空,並且及時發回了戰場資訊。因為第一輪齊射使用的是集束子母彈,而不是能夠將敵艦擊沉的穿甲彈,所以第一主力艦隊的中央計算機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甄別打擊結果,只需要掌握目標的航行情況,算出新的火控引數。

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中央計算機就向各主力艦下達了新的開火命令。

大約在1點42分,第一主力艦隊的8艘“秦”級主力艦進行了第二輪齊射。這次不再是短促急射,而是按照由邏輯計算出來的最佳打擊方案進行的區域覆蓋式炮擊,持續時間長達1分鐘!

必須承認,美軍的火速反應產生了作用,而且是非常明顯的作用。

第一主力艦隊進行第二輪齊射的時候,美軍主力艦投射的集束子母彈已經逼近,即將進入大氣層!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89章 雅浦海戰

面對來襲的炮彈,第一主力艦隊的準備也很不到

這裡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有效的探測手段。

前面多次提到,與傳統火炮相比,電磁炮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外彈道。得益於較高的初速,電磁炮具有獨特的外彈道,即大部分都在大氣層外。為了儘量縮短在大氣層內飛行的時間,從第一代軌道電磁炮開始,所有大口徑電磁炮都採用垂直或者近垂直的投射方式。雖然說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射程,但是也由此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炮彈的低可探測性。換句話說,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炮彈更難被現,讓幾乎所有炮兵雷達都成了擺設。

被動探測系統出現之前,這個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因為電離層並不是吸收與反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而是有一個波段視窗,所以可以跟蹤距離地面數千千米、甚至數萬千米的人造衛星的雷達也能探測與跟蹤電磁炮的炮彈。

問題是,隨著被動探測系統問世,而且迅速普及,幾乎所有主動探測手段都被打入冷宮。拿海軍來說,雖然每艘戰艦上都有雷達,而且都有好幾部雷達,但是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條令,除非受到攻擊或者即將受到攻擊,不然不得啟動主動探測雷達。受此影響,即便在戰場上,共和國海軍艦隊也得關閉雷達,也就無法及時發現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炮彈。為了解決早期預警的問題,共和國與美國也在被動探測手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即利用電離層的波段視窗,探測電磁炮的炮彈在高飛行時對地球磁場產生的擾動。

雖然這種探測手段並不精確,即無法準確測出炮彈的飛行度與飛行方向,但是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卻能夠起到早期預警的作用,讓艦隊有足夠的時間開啟雷達。具體實施時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太空垃圾的干擾作用。換句話說,要從成千上萬(第三次世界大戰爆前,已探明直徑超過10厘米的太空垃圾超過2000萬個,而在大戰期間,受交戰雙方攻擊太空設施的影響,這個數字至少增加了2倍,即尺寸與電磁炮炮彈相當的太空垃圾數量在6000萬個以上)的具有相似飛行軌跡的太空垃圾中找出幾個、幾十個、乃至幾百個真具有威脅的真目標。即便算不上大海撈針,龐大的資料計算量也能讓世界上最先進的級計算機無能為力。

萬幸的是,在攻擊海面目標的時候,電磁炮炮彈需要再入大氣層。

雖然從理論上講,攔截已經進入彈道末段的電磁炮炮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對於飛行度超過20馬赫的電磁炮炮彈來說,從高度大約80千米的電離層底部到海平面,也就是10多秒的事情,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從發現到擊落的整個攔截過程,絕非容易的事情。但是實際操作中,特別是在對付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炮彈時,這10多秒的時間仍然顯得比較充足。

這些特殊用途的炮彈就包括集束子母彈。

從理論上講,發現再入大氣層的炮彈並不難,除了炮彈對電磁場產生的擾動能夠被被動雷達探測到之外,高速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也能被紅外探測儀現,而且均可以做精確定位。

關鍵就是能不能及時進行攔截,而且是有效攔截。

與穿甲彈這類彈一裝藥的炮彈相比,集束子母彈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即在彈道末段必須減速,才能讓子彈藥撒佈在有效範圍之內。受此影響,集束子母彈都裝有加速火箭發動機(準確的說,應該是減速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就是向側前方提供一個反向推力,讓炮彈緩慢減速,並且透過調整噴關的噴射角度,賦予炮彈繞中心軸線旋轉的角度,產生投灑子彈藥所需的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