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之殘匪,鬥志不高,於是決定趁匪徒立足未穩,敵我情況不清時,採取突然襲擊。
這裡地勢十分險峻,四面被陡峭的石山環抱,中間是一條長300多米的凹溝,除了三個埡口外沒有別的出路。
依山勢而建;四周磚砌圍牆;沿圍牆設有6座土築碉堡。
整個建築分左中右三路主體。
寨子裡非常講究佈局和街巷設計,村子街巷門肆,騾馬客棧,大多是依照祖先留下的體例而築。
村民家家有院,一正兩廂,四合五井,白牆青瓦,高瓴飛簷,顯現出徽派建築“五嶽朝天,四水歸井”的特色與和合聚財的風水氛圍。
具體到每座院落,則是飛簷翹壁,板壁雕刻,太陽紋飾,“只刻不畫”,故頗多江南神韻遺風。
走進沙拉的高牆小巷,沒有當地人帶路是走不出來的,其佈局的複雜,和古寨相比,有過之無不及。
只不過在沙拉村寨並沒有像古寨那樣來刻意打造,因此顯得較為破敗,而這也正是沙拉的魅力。
數百年來,他們始終難忘故土風情,代代吟唱同一首歌謠:“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
為爭米湯地,充軍到西南。”
寨子裡的彝族人,其實幾乎都是彝族和漢族的混血後裔。
數百年來,他們仍眷戀先祖故地,傾慕秦淮文化,頑強固守和保留下來很多漢民族的文化特質和民風民俗。
村裡的彝族男人也絕對不穿查爾瓦,彝族婦女不披羊皮褂,每家每戶的堂屋裡,只設神龕,不置鍋莊,與四川西昌和雲南楚雄等地的彝族,風俗習性迥然有別。
在迤沙拉村一戶張姓人家堂屋一角,人們見到了供在牆上的“鍋龍”,據主人介紹,“鍋龍”是迤沙拉村彝族特有的“神”,可以保佑家畜興旺,豐衣足食。
二。
各族人民生活貧苦如煎,經濟困乏,許多人終年勞作而難得溫飽。
加上長期遭受官僚;地霸;土匪三位一體的統治壓迫和超經濟剝削,一些無計生存的破產農民被迫躲進深山老林搶劫或靠打家劫舍謀生。
社會動盪混亂,遍植罌粟,大批槍枝流人民間。
一般人家很多都購有槍彈看家護院。
稍有權勢者無不招兵買馬;豢養爪牙,有的官匪一身霸匪一身,獨霸一方、禍害一方。
同時流氓;兵痞;無賴等亂世而起,嘯聚山林為匪。民族眾多,歷史上形成的矛盾隔閡根深蒂固,相互械鬥搶劫時有發生。
一民族成群結夥打劫另一民族,往往得到本民族的認可支援。
如山心地區的漢沙之間;亮山戈寒漢沙彝之間的搶劫械鬥行為即如此。
文化落後,思想偏執狹隘,個別村寨的少數人,不以當匪為恥,反視搶人謀財為有本事。有的父子;夫妻共謀上山斷路殺人;明搶暗偷。
封建勢力與迷信思想深厚,群眾人生依附性強,容易被欺騙裹脅。
黃昏的壩子籠罩在暮靄沉沉中。
這裡是人煙稀少的大壩子。
東南部為道路崎嶇終年積雪的大山。
國外有句諺語;“上帝要讓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簡陋的生活;兇猛的野獸;土匪的血腥屠刀;叛徒的子彈;讓他們的青春承載了太多的責任和磨難。
每個進步群眾都配有一支步槍和充足的子彈;手榴彈,並編為若干戰鬥小組作好戰鬥準備。
接著參謀長親臨一線指揮,他不管土匪如何打槍狂叫,沉著應戰,當土匪猖狂地向西山坡;攻來時,何富貴參謀長一聲令下“打!”
頃刻之間,槍炮聲響徹山谷,衝在前面的土匪被擊中倒地,跟在後面的土匪一窩蜂亂竄,匪首的指揮頓時失控,匪徒紛紛後撤,蘇隊長帶領一;二線的兵力乘勝追擊,
在當地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循著土匪留下的蛛絲馬跡,搜尋追蹤,他們企圖衝出我合圍圈,逃往大;小涼山。
切斷土匪外逃之路;一起奉命直搗匪巢心臟。
戰鬥首先從正面的西埡口打響。
上百名匪徒企圖從西埡口突圍,遭我迎頭痛擊後,轉向南面大埡口突圍。
待到發起攻擊,在一陣槍彈聲中,土匪們方才如夢初醒。
零亂的隊伍七拼八湊趕到寨牆隘口,卻被解放軍的火力壓得毫無還手之力。
土匪們意識到遇上了解放軍的正規部隊,稍事抵抗後,在一片驚慌聲中,丟下了幾十具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