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總長。”
“改組並不代表全部同意,以及全盤接受。美國之國務卿,大抵相當於我民國之外交部總長,國務院亦相當於我民國之外交部。民國早有外交部只歸屬,自然不需再設一部分權。所以,綜合各部意見,我在草案中重新為國務院及國務卿規劃職責。總統代表最高行政力,內閣各部為輔佐總統之機構,代為制定或出**相關法案,完全民國之法律建設體系。而新民國國務院則為對外公示內閣及總統府法案之機構,國務卿同時有代替總統巡視四方政局建設、代總統出訪海外友邦之權利。。。唯有明細各部之權力,方能保證國內政局之長治久安。”
他在這裡停頓了一下,語氣漸漸的放得深沉:“最後,有關於某些人對於總統權力過大,恐誕生獨。裁者之議,我在這裡鄭重向國會遞交本日第二本議案!”
給自己的秘書使了個眼色,他將一份計劃書送來,李漢拿起也不翻開,直接遞給了侯在一旁面上全是驚容的饒漢祥,因為他現在的舉動,沒有一個人實現得到通知。
“這本計劃草案,為本日將向國會遞交之第二法案,希望國會能夠透過。在革命之初的民國元年,前總統孫中山先生曾經提出過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我本人將是隱身概括。即民國從一窮二白,一個毫無工業根基、民主脈絡,同時國內國民民智未開,讀書人及商賈、官吏仍大量保留前朝腐朽封建思想,同時外部尚有敵視之目光。在這種情況下,將誕生的民國是危險的,也是脆弱的。民國之民主如今只是一個偽命題,只是一份偽民主。因為大量的國民尚且處於民主。思想懵懂階段,不懂法、不識法、不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這就導致我們民國現在的所謂民主,仍舊存在著大量的不公及前朝的弊病!”
一句話引發驚天駭浪,整個國會內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長大了嘴巴盯著他,誰也沒有想到,他會在國會上說出這樣的話來。
“我中華之民國,若要實現真正之民主,要實現全體國民認可之民主,需要經歷‘軍政’、‘訓政’兩個階段,才能過度到真正民主的‘憲政’時代。所謂‘軍政’,便是指總統對於全**權予以收攏及控制,嚴格打擊國內各地方勢力、山頭、派系甚至各黨派將手伸向軍隊,確保軍隊的指揮者只有一個,以規避民國元年至三年這幾年中,曾經出現的地方將軍透過控制軍隊,割佔一方私立為王,從而分裂。中國的階段。”
“在這一階段裡,民國之軍權需要高度集中,並且決不允許任何勢力伸手控制軍權,因為我們的敵人不僅在國內,在中國之四周,環繞望去盡是虎狼之國。民國五年的今天,倘若沒有現今漢與陸軍部對全國百萬陸軍之控制,若俄國侵略我之邊疆,恐國內再有投降派之聲音,以擔心俄國出兵干涉我國之國政,阻撓政府出兵保衛國土。很可能,十年之後,中國將再無一塊土地叫外蒙古。五十年之後,很可能我們的後世子孫,便徹底忘記了,中國還有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過去,在百年前被俄國人被其他國家所割佔!”
“當民國實現了平穩的過度,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國內局勢漸安,經濟發展迅速,工業持續建設,越來越多的國民開始接受教育,軍政時代將結束,中國進入‘訓政’之時代。而民國現在,正處於‘軍政’時代的末期,當中俄衝突結束後,國內政局穩定,我將正式宣佈,中國結束軍事幹預政治,正式進入訓政時代。”
“何為‘訓政時代’,總統訓導指揮政治的時代。這個時代可能會維持五年、也可能維持十年,甚至可能還將在未來的第四任、第五任總統手中結束。我國如今國內教育失衡,國民普遍素質低下。工業基礎薄弱,僅靠政府勒緊牙關擠出之財政撥款建設重型工業,依舊受限於人才之不足,若與日俄等強國再起糾紛引發全面戰爭,恐有滅國之禍。國民收入普遍偏低,我國有四億六千萬之國民,其中有近四億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於與土地有關之職業,說俗些就是農民。人口在不斷增加,土地卻不會增加,這就導致大量的國民收入緩慢,若不及時解決必將引起國民對政府的不滿。”
“同時,我們外部環境極差,北有惡鄰俄羅斯,東有日本佔我遼東、臺灣諸島,內有英法等國割土一份大建租界,尚有無數洋人在我國內欺橫霸市。民國此時需要一位或幾位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對內維持經濟之建設,對外施以強硬之外交聲音。在震懾敵國的同時,不斷發展壯大自己。作為一個擁有四億六千萬國民之大國。我們之人口幾乎四倍於美國,約佔整個世界的四分之一。如此龐大規模的人口,註定了我國國內之矛盾、之問題,國民之需求等等,都要遠超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