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部分

也有道理,如果朝廷選士只侷限於八股文的話,確實會漏掉一些人才。”

他說到這裡,腦中出現了宋應星、徐霞客,甚至是孫承宗、徐光啟等人,後兩者都是很晚才考取進士出身,才真正開始為朝廷出大力。

“鍾師傅,八股取士目前還是不能少。不過你有什麼補充的,不妨說說。”崇禎皇帝看著鍾進衛,面懷希望地問道。

鍾進衛不由心中暗暗點頭,崇禎皇帝明顯已經比自己剛開始見到的要成熟多了,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他有點欣慰,然後笑著對崇禎皇帝道:“陛下,現在朝廷成立了研究所,其中的研究員都和散銜所對應了起來,其俸祿又有國企提供,可謂有名又有利,和普通的官吏其實並無多大區別了。臣建議,這一條路不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崇禎皇帝一聽,心有所得,眉頭一揚道:“鍾師傅的意思是把生員等人再往這方面引導,讓他們有事可幹,有其他途徑可選?”

古時的科舉考試,比起鍾進衛所在時代的高考,難度更高。真正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透過的只有極小一部分人而已。

有些通不過獨木橋的生員往往就會留在地方為禍一方,這種事情並不少見。

第五百五十章 科舉之補充

“臣正是這個意思。”鍾進衛微笑著奏道。

科舉一事,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了各方面的厲害關係。不是有很大威望的皇帝,不是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是不能去動科舉制度的。

關於這點,鍾進衛知道,崇禎皇帝也明白,他繼續問道:“鍾師傅,如何引導之?”

“加快推進成立兩京十三省的研究院進度,公佈地方研究院和京師研究院的隸屬關係,地方研究員的選拔、升遷以及對應品級的規範。把研究院作為現有科舉制度的一種有力補充,強化其研究、發展科技之功能。如此一來,從大的層面來講,就形成了正常科舉出管理人才、各級研究院出研發人才的一種互為補充、互不衝突的機制,既不會影響原有科舉之途徑,又能讓更多的人才能夠為國效力,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鍾進衛這個設想,是開闢了一條新的出人頭地之路,也是古代社會所沒有走過的路。

他也不是猛然提出這麼一個設想,而是之前已經做了一部分。先成立了京師研究院,還出了一些成果,有了實際的示範效應後才藉著這次機會提了出來。

因此崇禎皇帝聽了之後,就沒有覺得很突兀,感覺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想法。鍾進衛剛才所說,只是把之前的事情總結了一下,使之更加明確了而已。

他想了一下,馬上對一邊的內侍吩咐道:“傳內閣首輔溫體仁覲見。”

雖然崇禎皇帝心底已是同意,但他還是要把溫體仁找來,再行商量後才能拍板。

如果換成年初時候的話,說不定崇禎皇帝就直接拍板決定了。現在的他,做事穩重了不少。

“鍾師傅,此法甚妙,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麼?”崇禎皇帝看著鍾進衛,臉上露出一絲期待。

鍾進衛一笑奏道:“陛下,各級研究院之人才基礎其實還是讀書人,只有在他們中間形成一種良好的研究風氣後,選拔的基礎才會更大,得到的人才也才會更好。”

崇禎皇帝點點頭,“嗯”地一聲,繼續聽鍾進衛的講解。如果這樣的話,不但有利於研究院人員素質的提升,還剛好能解決目前生員中存在的風氣。

“臣想了個法子,就是把報紙充分利用起來。。。”

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的話,馬上腦中就想起他所說報紙的輿論引導功能,當即會心地微笑了起來。

鍾進衛看到崇禎皇帝的表情變化,知道他想到了什麼,就說得更輕鬆了:“《明報》可以對大明所有人徵稿,各方各面的研究稿件都收,只要其說得有道理,是別人所沒有說過的內容,發明或者發現了什麼東西,就都可以刊登出來。只要其稿件被刊登出來,就可以得稿費,另外再給其在學業上加分,這樣名利都有,相信有不少人會參與進來的。”

這個時候,內閣首輔溫體仁過來了,崇禎皇帝就讓鍾進衛把他的想法向溫體仁複述了一遍。

溫體仁聽了沒有馬上發表意見,只是想著鍾進衛話中的資訊。

研究院這條線,原本朝廷只是給散官頭銜,說白了就只是一個榮譽而已。並不需要朝廷付出多少,因此沒有人太在意這個東西。

國企給研究院開出對應的俸祿,卻也能從中賺取到錢財,這讓朝中各級官員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