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部分

一個縣有十萬頃地,而屬於生員的就有五萬頃,因為生員有糧田是可以免稅的,稍微用些手段,這五萬頃地就全免稅了。但這個縣一共有十萬頃地,就必須交十萬頃地的稅。這些稅最終都落到了那五萬頃地的百姓身上。

甚至有的地方達到了驚人的比例,十萬頃地有九萬頃是生員的。也就是說,十萬頃地的稅最終壓到了只有一萬頃地的百姓身上。

還有徭役也是一個道理,統統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讓老百姓不堪重負,紛紛逃亡。

之所以出現這個情況,就是因為生員太多。那些有錢鄉紳看到生員享有的好處,紛紛使盡手段,或買或捐來取得生員資格。

鍾進衛點點頭,嚴肅地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這種情況一定要改變,但現在還不合適去做。”

崇禎皇帝早已看了這份報告,也有過思考。聽鍾進衛所言,也不吃驚,點頭詢問道:“鍾師傅所言是為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一事?”

“陛下英明,土地兼併所引發的流民,剛好給了藩王招納大量的人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只有如此,才會有最多的百姓離開大明前往海外,這是其一。”

崇禎皇帝微微點頭,聽著鍾進衛繼續往下說:“其二,土地是我們漢人的命根子,要是動這一塊的話,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劇烈反彈。在這多事之秋,大明正開始改革圖強要中興之際,會增加太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太大。臣以為,朝廷得抓大放小,先解決主要矛盾再說。”

崇禎皇帝也是這麼想的,他聽鍾進衛說得和自己想得一樣,就開口說道:“鍾師傅,你說得這些,朕都明白。朕就是想知道第二點如何解決?”

崇禎皇帝指得第二點,其實已經發生過幾次嚴重事件了,包括這次的南京民變。

具體來講,就是生員憑藉自己的一些特權,擾亂官府的正常辦公。

生員可以見官不拜,有糧可領,有徭役可免。平時依仗自己是官府在地方勢力的延伸,勾結胥吏或者本身直接就是胥吏。遇到觸犯他們利益的事情,或者收取賄賂後,常常阻擾官府做事。

如果官府想治一治這種情況,就紛紛鼓譟起來,說什麼殺士、坑儒,群起而攻之。或貼大字報,或堵衙門口,不一而足,最終的結果往往會如這些生員的意。

這種事情其實在大明已經延續了一百餘年了,以致生員越來越囂張。從萬曆年間到崇禎三年,光是有生員領頭鬧事的大規模民亂就發生了好多起。

在大明一朝,誰都要名聲,沒有哪個儒士肯擔當殺士、坑儒的名聲,就算是皇帝,也是不願意的。

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則是生員和各級官吏之間複雜的關係,比如同窗、同年、座師這些關係,甚至延續到了鍾進衛來之前的那個年代,都是一種互相關聯的關係所在。

這次的南京民變之所以敢下手,是鬧事生員背後隱藏的黑手被東廠番役給揪了出來,證據確鑿,加上其所作所為又妨礙了國策的原因。

鍾進衛想了一會,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此事說難是難,說簡單則也簡單。”

“鍾師傅,此言何解?”崇禎皇帝關切地問道。

“陛下,如果朝廷被動地去做此事,比如生員出一事,朝廷應對一事,則想根治此種情況就很難。”

鍾進衛的這個話容易理解,不過不是崇禎皇帝關心的重點。他略微有點急迫地問道:“鍾師傅,那簡單的呢?”

鍾進衛的眉毛一揚,聲音略大地回答道:“陛下,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生員引導回正途。這麼說吧,朝廷優待生員的目的是什麼,就讓他們去幹什麼。可以結合當前的實際形勢,再加以略微變化,就可以很好的引導生員。”

崇禎皇帝露出若有所思的樣子,過了一會,他對鍾進衛道:“還請鍾師傅說說具體的措施。”

鍾進衛聞言伸出一個手指道:“第一,嚴格執行朝廷對生員的規章制度,考核一定要嚴格定期舉行,不符合者依例剝奪其功名。”

接著鍾進衛又伸出第二個手指道:“第二,可適當增加生員的知識面,不至於讓他們都去背誦套路固定的八股文。摸到門道的人,年輕輕就透過考試,以為天下大事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很容易出現只會動嘴卻不會做事的人;摸不到門道卻有才華的人,卻一輩子不得當官,這種情況也不是很合理。”

崇禎皇帝聽了先是搖搖頭,接著又點點頭道:“鍾師傅,朝廷之所以用八股文,乃是為了公平起見,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絕人為操縱的可能。不過鍾師傅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