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便笑道:“是二太太和璉二奶奶。劉姥姥的女婿姓王,從前祖上和王家連過宗。”
惜春恍然大悟,道:“原來是她們!二太太還罷了,倒難得二嫂子發一回慈悲。”轉頭對劉姥姥道:“且先叫姐姐留你一頓飯,午後咱們一處去罷。”
劉姥姥滿臉不解,疑惑地看著惜春。
琳琅笑道:“姥姥不認得她,她是榮國府的四姑娘!”
劉姥姥聽了,忙不迭地上來請安,道:“沒見過姑娘,險些衝撞姑娘了,姑娘這麼說,我就去外頭吃頓飯,午後再去。”惜春笑道:“你既來了,難道琳琅姐姐還不管你一頓飯?咱們一處吃。我也不是不叫你老人家去,只是今兒個有人請老太太賞桂花吃螃蟹,他們熱熱鬧鬧的,二嫂子也忙得分不開身,你便是此時去了,也見不著她。”
琳琅道:“正是呢,劉姥姥既來了,就吃一頓飯再去。我們家也有團臍的大螃蟹養在水缸裡,院子裡也有桂花,叫人蒸了螃蟹,咱們也賞花吃酒,好生樂一樂。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有三更+,昨天再次被放鴿子,氣得頭痛,睡了一下午,吃了藥又睡一晚上,起來就不怎麼痛了。終於到了沒人來打攪的日子,不容易啊,內牛~~~~
第99章 遊蘅蕪劉姥姥說讖
琳琅原想一人一幾;並攢盒裡裝幾樣別緻小菜;誰知惜春卻道:“這裡又不是榮國府,隨他們行事做什麼?豈不聞客隨主便?你從前如何待自家客人;今日便如何行事,豈不好?”
琳琅聞之;遂叫人在桂花樹旁邊擺了一張大圓桌,布上八個精緻細菜,又燙了桂花酒。眾人團團圍坐,三四聲笑語,惜春年紀最小,執意不肯坐在上頭;只坐在下面與琳琅相鄰,中間夾坐著虎哥兒,抬頭看著前面桂枝婆娑,點點桂花如星,更兼香氣襲人,低頭卻見跟前小小的竹林七賢掐絲琺琅自斟壺,同套小酒盅,端的玲瓏可人。
惜春忽然想到,若得以常駐花下,西風送花落如雨,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才想罷,一陣風落,吹得漫天星星點點,飄逸風致。
琳琅一面叫人擺上放姜醋的碟子,一面命人拿了幾套銀製的蟹八件上來,又吩咐翠兒道:“螃蟹先端十二個上來,下剩的仍放在蒸籠裡,涼了可不好吃。”笑著對劉姥姥和張媒婆道:“這東西性涼,我和奶奶都不敢多吃,嬸子、姥姥和板兒也少吃些。”
又讓惜春少吃。
劉姥姥笑道:“我們莊稼人寒冷不忌,身子健壯如牛,都不在意這些,多放些姜醋便罷了,倒是奶奶姑娘哥兒們少吃些,生得那樣嬌嫩,鮮花嫩柳似的。”
一時熱騰騰紅通通的螃蟹送上來,每個白瓷碟子放兩隻,紅白輝映,分外好看。
劉姥姥吃驚道:“這麼大的螃蟹?一個總得有半斤多重罷?”
琳琅道:“差不多。”
劉姥姥道:“今年大螃蟹可貴了,五分一斤呢!”
板兒見了,吵著要吃,劉姥姥一巴掌打在他伸過去的手上。
見板兒立時便要哭,琳琅忙叫秋菊先放一碟到他跟前,笑道:“若掰不開,叫你身邊的姐姐給你弄。”又親自送了一碟到惜春跟前,楊奶奶和張媒婆跟前也各有一碟。劉姥姥見惜春洗了手,把螃蟹放在小銀方桌上,用銀剪子剪下螃蟹的雙螯八腳,又用銀錘子敲打蟹殼,再用銀斧頭劈開蟹殼和團臍,最後拿著銀釺子、銀鑷子、銀叉子、銀匙子,或剔、或夾、或叉、或舀,交替使用,蘭指翻飛,真是美輪美奐。
劉姥姥看罷,手裡抓著螃蟹,自覺粗俗無狀,不由得有些坐立不安
原著中的人物,琳琅最敬劉姥姥為人,見狀便忙笑道:“姥姥不習慣用,不必用,若掰不開,有丫頭呢,奶奶也從來不用這勞什子,嫌這樣吃不香甜,又說太繁瑣。”
惜春也笑道:“自己掰著吃好,我力氣小,才用這個,姥姥只管隨意,多吃幾杯酒。”
劉姥姥眼睛一溜,果然看到席面上只有琳琅和惜春兩個用全套蟹八件,又細心地喂虎哥兒吃一點蟹黃和夾子肉,楊奶奶也只用錘、刀、鉗三樣,便笑道:“這螃蟹也金貴,吃它還得用銀子打的東西,那小剪子小錘子也小巧,樣樣玲瓏精緻。”
琳琅聞言笑道:“一般都用黃銅打造的,只是家常宴客,方才考究些。”
惜春用銀釺子捅出一截蟹腿肉來吃,道:“這算什麼,我還見過金子打的呢!”
劉姥姥咋舌,張媒婆也聽住了。
琳琅笑道:“你可別哄姥姥,誰拿那個宴客?金子打的蟹八件,不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