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磐石的帝國結構,卻在不經意之間悄悄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凡是帝國主義者,都喜歡窮兵黷武,都喜歡戰爭和征服。但問題是,對於帝國主義政權的統治者來說,軍隊真的是規模越大越好,兵力越多越好嗎?
顯然並非如此,因為士兵並不是機器,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思想和述求。對於帝國主義者來說,軍隊的存在,首先是為了保障統治階層的利益。如果軍隊不能被握在他們的手中,軍刀就算再鋒利又有什麼意義呢?當然,反過來說,若是軍刀鈍得什麼都砍不動,這樣的廢柴軍隊就是握在手裡也毫無用處。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保證軍隊既有一定戰鬥力,又要被統治階層牢牢控制呢?作為一個需要嚴明紀律的武裝集團,古今中外任何一支軍隊,最重要的靈魂就是士官和軍官。而為了統治階層的利益,就必須保證大多數軍官必須是統治階級中間出來的人,或者至少要在出頭之後被統治階級用利益和聯姻籠絡。
但問題是,在任何一個國家,統治階層的人數都是有限的,能夠拿出來籠絡人的利益也是有限的。
如果軍隊的規模過於龐大,導致軍官和士官的數量同比例增加,以至於沒法把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納入上層階級的範圍,那麼在對外作戰的時候或許尚可,一旦需要軍隊掉過頭來,把矛頭對準本國百姓的時候,這樣的軍隊還一定會為了上層階級的利益而去鎮壓平民,而不是果斷倒戈,跟民眾一起鬧革命嗎?
歐美列強在很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國時代,容克軍官團為了保證自己對陸軍的穩固掌控,竟然長期刻意限制德國陸軍規模——按理說來,在用普遍義務兵役制集結了前所未有的百萬大軍,並且憑著二比一的兵力優勢成功打敗法國之後,德國人應該一直把這個法寶奉為圭臬才對。但實際上,從普法戰爭結束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意志帝國再也沒有真正貫徹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
普法戰爭時代,整個德國只有四千三百萬人口,卻依然拉起了一百萬大軍。可到了一戰前夕,德國人口增長到了六千七百萬,整個海陸軍反而縮水到了只有八十九萬……這顯然不是因為錢不夠用,當時的俄國財政遠比德國窘迫,卻依然保持了一百三十萬常備軍,還要供養一支大艦隊繞過半個地球去跟日本人玩命。
真正的原因是,在當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充任軍官的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子弟已經不夠用了,為了厚顏無恥的容克軍官團的根本利益,號稱軍國主義的德國不得不有意限制軍隊規模。
雖然當時容克貴族們幾乎將自己所有的合格子弟都投入到軍隊當中充任士官,但是一戰前夕的德意志帝國,基層軍官貴族出身的軍官和士官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加上資產階級出身計程車官和軍官才有三分之二,堪堪保持著統治階層對軍隊的控制權——當然,高階軍官職位基本為容克貴族所壟斷和把持。
但是,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德國不得不一再擴充軍隊,最後在大戰的四年間總計動員了一千三百萬人。軍隊規模一旦像這樣幾倍幾十倍的擴大,就不得不讓平民成為中低階軍官的主體。
如此一來,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的皇冠,就紛紛在戰爭當中跌落和粉碎了——這些王朝的覆滅,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戰敗,但在一戰之前,無論是德意志(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還是沙俄帝國的羅曼諾夫王朝,都在過去的歷史上打過很多敗仗。尤其是在拿破崙戰爭時代,這三家都曾經被拿破崙大帝揍得慘不忍睹。為什麼那個時候雖然敗得很慘,但還不至於滅亡整個皇朝,而一戰卻讓它們最終滅亡了呢?因為在總體戰出現之前,戰爭是一種“職業選手”才能參加的激烈運動,即使在戰爭中失敗,軍隊仍舊掌握在貴族手中,仍舊能夠拿去鎮壓起義的民眾,而總體戰卻使得軍官的主體從貴族變成了平民,這樣一來,軍隊實際上已經不在貴族手中,只能對外作戰,無法鎮壓國內革命了。
綜上所述,只有掌握最強武力的人,才能掌握最高權力。對於一個帝國主義國家來說,一場全面擴軍總動員的總體戰,就意味著軍隊實際從上層階級滑落到了平民手中,如果打贏了,那麼還能用戰爭紅利來緩解國內矛盾,然後透過主導戰後的軍隊復原工作,重新讓上層階級在軍官和士官當中佔據主導地位,恢復帝國的舊秩序;如果全面戰爭打敗了,那麼帝國就註定要在平民起義當中灰飛煙滅,根本無法使用武力鎮壓。
也就是說,一旦開始總動員,那麼帝國戰車就只能勝利或者毀滅,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