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勢的錢都想掙。什麼錢都想掙的最後結果,就是什麼錢都掙不著。忽而長線,忽而中線,忽而短線,意味著你要隨時調整自己先前的看法和立場,做一個隨時在自己的承諾與一致性之間做出調整的充滿矛盾的人,如此大的資訊處理量,如此糾結的心理變化,怎麼能不搞得自己身心疲憊呢。常常見到很多短線朋友,說炒股很累,這就是由於頻繁改變立場所帶來的心理影響造成的。

股票滿倉,瘋漲了還想漲;股票空倉,暴跌了還盼望跌。這就是貪婪。

貪婪的背面是恐懼。恐懼是一種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心理情緒。遇到股市大跌,股市中有贏利的人是不會害怕的。而一旦本金開始虧損,看到賬戶上的錢天天減少。患得患失就開始產生了,隨著虧損的加劇,人會逐步感覺到恐懼日益加深。想立刻賣出股票,擺脫這種狀態,又怕一旦反彈,那現在賣就吃了虧,結果股價又進一步的下滑,恐懼再度加深。如果真的等到了反彈的出現,人們又會想著,再高一點我再賣,真的高了一點之後,又想著都跌了這麼多了,反彈是不是會再高一點呢?再高一點,我一定賣。結果股價不再繼續反彈,轉而掉頭下行,人們又陷入新一輪的恐懼,如此反覆,惡性迴圈。恐懼超過極限,會出現兩種行為:第一,底部割肉;第二,稍稍反彈就減倉。急於解套,急於擺脫,急於脫離這種讓自己心理恐懼的狀態,成為股市裡賠錢的原因。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貪婪與恐懼之間的搖擺(3)

上升趨勢形成以後,突然下跌,持股者落荒而逃;暴跌以後,棄股而逃,越到暴跌末端越是恐慌,往往底部割肉。這就是恐懼。

在牛市中,敢於買進,敢於持倉的貪婪心理可以帶給你巨大的收益;但是,在熊市當中,逢低買進,持倉固守的貪婪會讓你走向破產。牛市中,遇調整割肉,遇上漲逃跑的恐懼心理卻讓你與利潤擦肩而過。但是熊市中,上漲跑路,持續減倉的恐懼卻讓你渡過難關。人往往像鐘擺一樣,總是無法把握恐懼與貪婪之間的平衡,在兩者之間來回搖擺。

有一個小故事:佛下山宣講佛法。在一家路邊小店看到一串佛珠,晶瑩剔透。佛很喜歡,於是問道:“這佛珠怎麼賣?”店老闆態度非常堅決地說:“5000兩銀子,少一文都不賣。”佛笑了笑,走了。

回到寺裡,隨行的僧人很著急地問佛:“我們覺得您似乎非常喜歡那串珠子,怎麼不砍砍價就走了呢,實在不行,我們幫您買下,這些錢我們還出得起。”佛說:“一串珠子,叫價5000兩銀子,分明是那店主看出我心中喜歡,坐地起價,太貪心了。”眾僧又說:“那您覺得那串珠子該值多少錢?”。佛答道:“2000兩銀子而已。”眾僧說:“那我們去幫您磨磨價錢,買下來。”佛說:“不急不急,500兩銀子就能辦到。”眾僧非常吃驚:“那怎麼可能?”佛說:“慾壑難填,天理難容,我佛慈悲,普度眾生,應該讓他僅賺到500兩銀子!”

“怎樣普度他呢?”眾僧不解地問道。佛笑而不語。

第一天,佛吩咐一個弟子下山去店鋪裡和老闆砍價,要求弟子咬定4500兩銀子,老闆當然不賣,於是弟子回來了。

第二天,第二個弟子下山了,又問老闆那串佛珠什麼價,老闆心想:這串佛珠實際就值2000兩銀子,前一天有人已經出了4500兩銀子了,已經掙了不少了,當時賣給他就好了。要不今天我便宜點,報價4500兩銀子得了,這個和尚應該能買下。於是老闆開價4500兩銀子,哪知這個弟子照佛的吩咐,咬定4000兩銀子不放,老闆同樣沒答應,於是弟子又回山了。

……

就這樣,佛每天都叫一個弟子下山,每天都給出比前一天稍微低一些的價格。眼見著一天天地,買主的出價一個比一個低,老闆很是著急,每一天他都後悔應該以前一天的價格賣出,他陷入了對自己深深地自責中,他責怪自己太貪,同時,每一天他又害怕明天別人會給出更低的價格,陷入恐懼而不能自拔。到第十天早上時,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這串珠子昨天有人已經出到200兩銀子了,今天會不會出到更低呢……老闆想著想著,害怕了,不敢再想下去。

第十天中午,又有人來問價了,這次是佛親自來了,問佛珠多少錢。老闆怒了,心裡說,怎麼又有人來買佛珠了?難道這回會出100兩銀子,甚至50兩銀子不成?於是非常生氣地回答:“佛珠不賣,多少錢都不賣,打死都不賣。”佛又問:“500兩銀子也不賣嗎?”老闆一聽,高興壞了,價格竟然反彈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