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小風也幫忙。
邱風雲開始不願意二大爺在她家去世,她說:“光棍漢死到家裡子孫不旺。”高敏爹說“誰說他二大爺是光棍?”
“那怎麼沒有老伴?”邱風雲追著問。
“那是你沒見到。”
“在哪兒呢?怎麼不來侍候他?”
高敏爹“嘿嘿”一笑,接著說:“在哪兒?你沒和我結婚之前老多年就死了。”
“沒留下孩子?”
“要留下就好了,還用得著我們侍候嗎?”
“哦,是這麼回事。”
經過高敏爹的解釋,邱風雲才接納二大爺在她家中去世。
貴子趕上了二大爺的葬禮,那年剛好從部隊回家探親。
按照老家的風俗習慣,人死了是要入祖墳的,二大爺也不例外,送回了老家。
入土前要辦三天的喪事,在二大爺原來住的院子裡搭了個喪棚,二大爺的骨灰盒放在裡面,前面用一道蘆葦紮成的簾子擋住,簾子前面在放一張長方桌,二大爺的遺像緊挨簾子放在桌子中央,長條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貢品,長條桌的前面中央位置擺上香座,裡面插著點燃的三支香,桌子偏邊放著備用的燒紙,是給二大爺準備的去天堂路上的零花錢。
在前面兩側八字形擺滿了花圈,都是親朋好友及晚輩們送來的,每個花圈上有兩副垂簾,上面都寫了字,悼念二大爺在天之靈,永垂千古之類的話語,唯獨沒有平常問候的健康長壽,精神愉快之類的語言。
其實到了陰間也可以健康長壽,精神愉快的。
院門的牆上掛著一隻牛皮鼓,是為前來弔唁的男士親朋好友準備的。
弔唁的時間一般三五分種,擊鼓兩聲,坐在二大爺骨灰盒左側陪靈的男士們開始傷心的哭泣,都是光打雷不下雨,時間太短,都不是演員出身,淚珠還沒掉下來程式就完了。
弔唁的親朋好友也是象徵性的哭幾聲,有單槍匹馬一人弔唁的,有三五成群合夥弔唁的。
三五個人一起吊唁時拍節音調儘量和在一起,和大合唱差不多,四分子四拍。
弔唁的男士們一字排開,人多時可排兩排,前面一排,後面一排,後面一排留出適當的空間,免得跪地時碰到前排的屁股。
負責喪事的司儀從長方桌上拿起一張紙點燃,放入長方桌前臨時用磚搭起的燒紙箱裡,紙滅後,一排人紛紛作揖,然後是雙腿跪地磕頭,起身後迅彎腰雙手附膝,動作要連貫,嚎哭三聲,此時,陪靈的男士晚輩們從靈棚中哈著腰漫步走出,動作不能太快,配合著慢悠悠的哭叫聲在弔唁的隊伍面前雙腿跪下磕頭,意思致謝。就聽得司儀大吼一聲:“謝了!”哭聲嘎然而止。
若是女士弔唁,省了敲鼓燒紙的程式,也不用彎腰磕頭,已近院門就開始拉著長音哭叫,一隻手擋著半拉臉,有淚沒淚的裝著擦,當然也有聲淚聚下的,多數是自己已成婚出家的閨女。
裡面陪靈的女士們聽到外面有弔唁的哭聲,馬上鬼哭狼嚎的迎接,裡應外合,以聲音接頭。
弔唁的女士們,一邊哭一邊走近靈棚,看望活著的晚輩們,裡面女流之輩在靈棚門口迎接,雙方見面後,都裝著痛不止聲的樣子再哭幾聲,然後弔唁者停止哭聲,勸告守靈的晚輩們節哀,詢問死者的病情,然後謝幕,等待下一場開始。
若有鑼鼓檔子(樂隊)更是熱鬧,哀樂伴奏,遇到弔唁的人群,哭聲就是指揮,那邊聲音一出,這邊哀樂奏起。
鑼鼓檔子的主要樂器是嗩吶,笙,銅鑔子,牛皮鼓等,成員一般是臨時組合,裡面有一個頭目負責應差,然後通知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集合。用不著排練,都是老套路,也有一家人老少組合吃這碗飯的,畢竟是少數。
死者歲數大的叫喜喪,鑼鼓檔子還有唱段,成員大多是多面手,拉、吹、打、唱樣樣都行,如果有錢人家僱上兩幫比著唱,哪更是熱鬧。
二大爺的去世,僱了一幫,裡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村裡看熱鬧的人群。
濤濤也在其中湊熱鬧,他覺得姥爺去世了比活著還熱鬧。
守靈的人是不能出來看的,就連吃飯的時間都得輪流吃,靈棚不能空,要二十四小時有人守著。
傳說靈棚裡沒人守候,一旦老鼠、貓之類的動物進來後,死者會詐屍,不但亂叫,還會張牙舞爪的抓人,嚇死個人。
那只是過去的傳說,現在都把死人練成灰骨了還能活嗎?不過規矩還得遵守。
大家都吃午飯去了,外面太陽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