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部分

“宇浩,你什麼時候開始對畫也有研究了?”

齊老爺子並沒有急著講那幅山水圖的出處,而是疑惑的看著劉宇浩,自己的學生自己還不知道嗎,沒聽說劉宇浩對古畫有興趣啊,劉宇浩怎麼會一眼就看出畫的古怪之處呢。

其實齊老開始也是猜測畫是出自名家之手,可心裡也不敢太確定,畢竟一經確定是真的話,那麼古畫界勢必會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小心為上才是正理,這是齊老一貫的作風。

“老師,貞居子是倪瓚的道號嗎?”

劉宇浩雖然藉助八錦異能之術知道了畫的來歷,可多年知識的積累也不是假的,早在心中想好了一套說辭,劉宇浩所謂的倪瓚就是元代著名畫家元鎮,而貞居子正是他的道號。

“你的意思是這幅畫是倪瓚的嗎?”

齊老不動聲色的笑了笑,師徒兩人你問我偏不答,弄的一旁的熊家父子一頭霧水不知所謂,可又生怕聽漏了什麼不敢插言。

劉宇浩知道齊老在考自己呢,正了正身子不苟言笑的說道:“老師,據《錄鬼簿》載,元代畫家黃子久,名公望,松江人,他有兩個道號,一個為‘淨墅’,而另一個為‘大痴’,是這樣嗎?”

“應該如你所述,這兩個人同為全真教門下道友,都有自己的道號。”

齊老微笑這點點頭,看來,劉宇浩不光是在考古學中沉下心學進去了,平時也沒少看自己書房中的那些古籍。

“那表面的東西就對了,老師您看畫中的這個地方,有可能就是答案了。”

劉宇浩拿出手套戴上,再把畫卷輕輕撫平,指著左下角的一處磨損嚴重的地方說道:“這裡原來是應該有一行小字的,可由於這幅畫本身保管不善,現在已經基本很難辨認了,剛才我在書房裡琢磨了很久,依稀能辨別應該是‘靜墅於雲間客舍贈貞居子’這幾個字才對。”

齊老接過劉宇浩手中的放大鏡繞著畫卷仔細的看下去,熊老和熊遠甄也湊過來,時間過去半個多小時,三人只能模糊看出個大概,如果不是劉宇浩事先說出那幾個字的位置,怕是誰都不會注意那個地方的。

熊老是最先抬起頭的,當老人的眼神和劉宇浩那明亮清澈的雙眼接觸的那一霎那,熊老不由得老臉一紅,這幅畫在自己手裡二十多年,自己硬是揣著寶貝當狗屎,甚至當它是垃圾般隨手丟在角落裡。

“高啊,實在是高!”

熊遠甄笑眯眯的朝劉宇浩豎起大拇指,現在熊遠甄是真的服了劉宇浩了,連續兩次劉宇浩都在古玩鑑賞上的老到功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些字實在太難辨了,一時半會的不能作為主要依據,你還從別的地方看出什麼了嗎?”

齊老爺子也終於抬起頭,先是閉上眼睛想了想自己親眼所見的,做了些甄別,再扶了扶眼鏡的黑框,笑著問道。

“黃公望十分注重筆墨變化,尤其多用於筆皴擦,他更創造了‘淺絳山水’的畫風,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形成自己的風貌,故被譽為‘淺絳山水’的創始人。這幅畫無論從筆鋒還是畫的風格意境都和黃公望的作品十分想像”劉宇浩笑道。

“還有嗎?”

齊老爺子越來越對劉宇浩感興趣了,以前老爺子只認為劉宇浩在考古方面是個可造之才,可今天劉宇浩的表現完全打破了六年多來齊老爺子的心中印象。

受到老師的鼓勵,劉宇浩越發來了靈感,把自己想的和知道的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腦的講了出來。

另外,黃公望還有一種水墨畫法,皴法簡單,以蒼秀雅逸取勝。

黃公望師法古人而不泥古,常以自然實景入畫,這與他寄身於深山大川之間“領略山川之情韻”是分不開的。明李日華曾謂黃公望“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林深筱中坐,意態匆匆,不測其所為。又每往泖中通海處,看激流轟lang,雖風雨驟至,水怪悲詫而不顧。”夏文彥又說:“探閱虞山朝暮之變幻,四時陰霽之氣運,得之於畫,而形之於畫,故所畫千邱萬壑,愈出愈奇,重巒疊嶂,越深越妙。”

一口氣說了很多,劉宇浩也感口乾舌燥,抓起一杯茶猛灌一口,笑了笑說道:“老師,我想的是,這幅畫很有可能是黃公望當初畫來準備送給倪瓚的,可畫完後,黃公望發現自己出現了一個錯誤,最後就沒有落款蓋章,最後也沒有送給倪瓚。”

“小友,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判斷?”熊老聽了劉宇浩最後的話,不禁蹙緊了眉頭。

“呵呵,道理很簡單,黃公望雖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