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正是河洛亂象很快平息下來的根本原因。
而如果他們三個人中有任何一位遇刺,河洛都將變得非常混亂,到底會亂成個什麼樣子,即便是趙石自己,也不很確定。
他到底算是外來之人,在很多方面,都不會有張培賢那樣的優勢,甚或是彭為年,都比他要強上一些。
之所以現在晉國公這個名字在河洛這麼響亮,歸根結底,就是他的手段強硬,本身又代表著朝廷,這才握住了話語權罷了。
但這只是一時之計,河洛終歸不是大秦其他地方,這裡很多派系,都跟他趙石一點邊兒都不沾。
他現在在河洛,更像是瘟神,許多人膜拜,卻又恨不得他馬上就走。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
有人就不想他離開,還特意傳書於他,挽留之意殷然。
大將軍張培賢再次親自尋上了門兒,並將一封書信交到了趙石手上,似笑非笑的詭秘神情,讓人看著便心裡發毛。
大周兩淮兵馬總管,樞密副使,太子少保,襄城侯嶽東雷,言於西秦冠軍大將軍,樞密副使,太子少保,晉國公趙公……
封皮上這一連串的字眼,真真刺眼無比。
筆跡清晰,銀鉤鐵畫,力透紙背,雄健之氣彰然。
趙石翻來覆去瞧了瞧,微微蹙眉,對於後周名將嶽東雷,他可謂是聞名久矣。
看到這個名字,其實就像在照鏡子,看到的卻是他自己。
不論是那一連串的頭銜,還是他們在後周,大秦的地位,都差相彷彿。
看到這封信,趙石可沒有一點惺惺相惜的感覺,他只明白了一點,這位後周名將,顯然覺得河洛還不夠亂,所以想著再添一把火。
看著旁邊饒有興致盯著他瞧的張培賢,趙石覺得,嶽某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算是成功了。
兩國上將,通訊往來,往往意味著離間之計的出現。
張培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