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接風宴,讓他受益一生。

王參元供職翰林院,於仕途上志向不大。見權璩和崔植都被李賀卜算過,他卻沒開口求懇。

崔植忙道:“長吉也給夢卓算算,他的仕途如何。”

李賀和王參元相視一笑,並沒有開口推算。

沈亞之奇道:“長吉,夢卓兄怎麼了?你為什麼不說?”

李賀笑道:“我已經算過了,夢卓兄自己知道。”

眾人皆大奇,忙問王參元是怎麼回事。其實在李賀看向王參元的時候,就明瞭他的心意。給他以撫慰的微笑,就是告知,他的志向當能如願。

因而王參元笑道:“長吉既以笑意傳達,想必愚兄心願當能達成。夢卓知足矣。”

“什麼心願?咱們都是知交,快說與我們聽聽。”眾人紛紛嚷道。

王參元笑道:“長吉能掐會算,讓長吉幫我說。”

眾人又一起看向李賀。

李賀笑道:“夢卓兄醉心小學,工於翰墨。於仕途無意,更痴心於學問。他這一生心志堅定,留後世美名。善哉、善哉。”

王參元的志向就是後世的教育家,這種人不會鑽營於仕途,更喜歡研究學問。因此一生波折不大,順遂得很。

滿桌的人,就剩下沈亞之沒被算過。李賀也不主動提及,沈亞之更沒這要求。眾人以為沈亞之早已經算過,都問結果。

不料李賀卻道:“沈兄是個拼搏之人,他不願意提前知道未來。長吉認為這樣也好,不知道的人生才有意趣。各位仁兄,您們認為呢?”

在座的除了李賀外,大多年近而立。都經歷了赴試靠科的磨折。沈亞之沒有體驗過官場的黑暗和艱難,因此對未來還充滿了憧憬。其他三人卻深有體會。經過幾年的仕途傾軋,他們都已經過了熱血奮發的階段。因此都不以為然。都紛紛認為,還是對未來有數為好。一起勸導沈亞之請李賀算算。

沈亞之被好友說得動心,拿眼神看向李賀。

不料李賀卻笑道:“下賢兄的將來,長吉如今無能為力。還要過段時間才能看出端倪。”

眾好友齊聲驚問原因。李賀但笑不語,最後只笑道:“雖暫時算不出下賢兄的走向。但本次春闈結束後,各位仁兄就等著為下賢兄慶賀吧!”

那就是本次春闈,沈亞之能金榜題名。士子苦讀,可不就等著這一天。這可是大好事,眾人紛紛舉杯提前慶賀。

沈亞之對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忙連連謙遜。

李賀笑道:“下賢兄不必惴惴。只要你滿懷信心,自由發揮,當能如願。”

眾好友也都紛紛出言鼓勵,給沈亞之打氣。沈亞之如今最是信任李賀,見他說得如此篤定,心裡也安穩起來。

這頓接風宴,眾人是談笑風生,頗為融洽。在杜大人府上的皇甫湜卻滿心懊喪。

“持正,這事說出來頗有些難以啟齒。權相午時找我說起長吉科舉之事。鑑於目前形勢,怕是不能如願了。”

禮部左侍郎杜從遠很是為難,說話也有些吞吞吐吐。

今日午時他在衙門正準備用飯,當朝宰相權德輿派人找他問話。杜從遠忙隨人前往平章臺拜見權德輿。

看樣子權相也沒用飯,正負著手焦灼地在正堂踱步。權相見到杜侍郎後,也不及如何客套,揮退了伺候的隨從。

就搓手急道:“杜大人,長吉的科舉怕有麻煩了。今日一個午時,全長安的舉子群情激憤,紛紛指責李長吉不應該參加本次春闈。甚至還有人提出退出本次春闈,還要聯名上書。這事要是鬧大了,對你不利不說,就是遠在河南的韓大人也要受牽連。”

說著長嘆一聲,眼含深意地看著杜從遠。看來是為了平息事態,顧全大局。剝奪李賀的科舉資格了。杜從遠心底一片冰涼。

不禁氣道:“難道就任其流傳的荒謬之言,拒有才之士於門外嗎?朝廷招賢納士,豈能因此而委曲求全?”

權相也是一臉的無奈,蕭索道:“老夫如何不知李賀才華橫溢。況且大圭和他還是知交。要是能幫忙,老夫如何會袖手?實在是情勢逼人啊!”

接著又壓低聲音道:“你難道不知道,皇上向來看李賀不順眼?韓大人又寫文章煽動士子,為李賀造勢。皇上怕是更為惱怒,只是不好宣之於口罷了。要是藉著這因由,還不知道怎麼處置呢!這事,你去說吧!”

權相見杜從遠臉色不愉,忙笑道:“你也別擔心,老夫為李賀找了條進仕之路。不需要科舉,也能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