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還是嘉靖早年就繼承了國公之位,在位已經幾十年,朝中其餘的幾個國公都是他的後輩了。

按說是德高望重,在朝中天子肯定是以不少大事託付,只是在隆慶年間,朝廷議蒙古俺答汗求和互市之事,成國公等二十餘人同意互市,老英國公和十幾人反對互市,廷議下來反對派告負原本就失分不少,幾年之後,互市效果漸顯,老國公更是灰頭土臉,所以朝政之事,已經不大出手干涉,上朝之事,就更屬少有了。

這等事楊達當然不會說了,國公府豪奴不會這一點上下進退也鬧不明白。

倒是酒樓中有不少客人和伺候的夥計,此時才明白這一桌人是京城出來的國公府的人,不免也是高看了三分。

也有人不買帳,桌角有幾個小軍官模樣的人也在視窗觀看,此時便森然道:“什麼小官兒,這是我們戚帥!”

“戚帥?”

楊達這才想起來薊州城中武官們的大頭目是誰,當朝太子太保,左都督,薊鎮總兵官戚繼光!

戚繼光自從嘉靖年間在東南剿滅倭寇之後,其人在大明已經是軍神一般的人物。民間流傳的話本,評書,已經有不少是戚家軍的故事,戚繼光本人的形象也是十分高大挺拔,加上歷任薊遼練兵總理,總兵,為鎮帥多年,實權在手,朝中還有當朝首輔張居正的大力支援,論起實際的權勢來,英國公府實在沒有法子和人家比了。

一聽說是戚繼光前來,楊達臉上有點悻悻然,戚繼光鎮守邊關多年,京中勳舊人家多半嫉妒橫生,但有張居正撐腰,大家也拿戚繼光沒法子罷了。

那幾個小武官卻彼此私語起來,片刻過後,有一箇中年武官抱拳道:“家兄曾經在京城見過貴府大老爺,知道英國公府與我們戚帥交誼菲淺,適才是我們冒犯得罪了。”

人家送下臺的梯子,楊臺自然趕緊接住,一臉釋然道:“戚帥也曾經到我們府中拜會過老太爺,小人曾經伺候過茶水,一切無須再說。”

第006章 兩帥

一場誤會冰釋,兩邊人都站在窗前,望著街道上的情形。

從長街之西,先過來一小隊騎兵,都是明盔亮甲,打著紅旗,身上也是著紅色外袍或披風,看起來十分威武。

大明軍中尚紅,不論是旗幟,袍服,都是以紅為主。

騎兵過後,則是大紅百餘名火銃手,戴著結紅纓頂的青色圓帽,身著戰襖,膝下是鐵網裙,衣飾都是嶄新新制,或是剛剛漿洗過,穿著十分挺拔漂亮。

每個人手中,則是一杆細長的鐵火銃,槍管細長,散發著幽藍的光芒,槍托都是用上等硬木所制,打磨光滑上色,整根火銃,用料講究,打造精良,雖然只是百餘人的火銃小隊,但分列行進時,給人的威脅和壓迫感,卻是遠在剛剛那一小隊騎兵之上!

至此楊達等人已經深為震恐,適才口出胡言,若是這幾人不依不饒鬧起來,在戚繼光面前,恐怕國公府的面子也未必抵的上大用。

後悔之餘,楊達心中也是奇怪,戚繼光擺出這樣的陣仗似乎是在迎接某個客人,事實上戚帥自忖功大,對一般的武將視之為奴僕,對文官更是不願以下官之禮參拜,幾任薊遼總督中,只有譚綸才能以資歷和戰功折服於他,此番不知道是誰有天大的面子,居然能叫戚帥擺出這般儀仗來親迎。

在火槍手之後,又是一隊打著各色旗幟的騎兵,再之後,便是赫赫有名的鎮守薊鎮,麾下十萬大軍,屏障京師北部邊防的戚帥戚繼光了。

戚繼光此時五十餘歲年紀,但騎在馬上卻是腰背挺直,單手控韁瀟灑自若,顧盼時,眼中神光四射,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即將邁入老年的資深將領。

在他身邊,數十員將領都是穿著各色鐵甲,或胸前有明鏡,或細細若山紋,或鍛打精良,散發著冷豔的鐵器之光。

所有的將帥,都是顧盼自雄,面容之上飽含自信。

張惟功看的也是心神大震,眼前這支大明軍隊,算是冷熱雜處換代之時,不論是裝備還是精氣神,還有行進時展露出來的動作,都是顯示出良好的訓練和風貌。

張惟功好歹是大學生,也讀過幾本書的,戚繼光打倭寇的故事耳熟能詳也罷了,到北方訓練士卒,初時不能服眾,後調三千浙兵至,雨中候命,雖大雨如瓢潑而下,浙兵們紋絲不動,薊鎮的北方土鱉將領們才為之驚呼,高呼戚帥之威至如此耶?由是心服,自此薊鎮大治。

這是書面上的話,當不得真。後來戚繼光一直調浙兵到薊鎮摻沙子,整治不服他的北方將領,到萬曆二年時,浙兵在薊鎮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