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出城給先王掃墓也要經當地的官員允許才可以,甚至有一些親王同住在一個城中,彼此也不準往來,只能在王府之中活動。
這樣的日子,如果沒有酒色自娛,沒有厚重的財產支撐享樂,恐怕過的還不如一個升斗小民。
正因為明白這一點,李太后才要替潞王多要一些東西,足以支撐他兒子幸福快樂活下去的東西。
“歲支祿米一萬石,鈔一萬貫,旗尉六百人,軍一千人,以充侍衛……”
萬曆小心翼翼的說著,見李太后一臉的不愉,當下便是一笑,又道:“母后放心,兒臣斷不會委屈弟弟的……每年賜一萬引鹽引並茶引,再著地方官搜撿土地兩萬頃給他,這樣吾弟能自己開王店,還有這麼多的土地可以收租,說起來比我的皇莊還要多,怕是餓不著他了吧?”
萬曆邊說邊笑,李太后終於點一點頭,微笑道:“這樣是足夠使了,不過你弟弟剛到藩國,要興修王府,身邊人要賞賜,一點銀子不帶,豈不窘迫?”
“母后說的是,是兒臣想的不周全。”萬曆賠笑道:“這就行文戶部,為潞王大婚事,再取銀二十萬兩,取入內庫之後,隨意取用便是。”
“兩月之前,已經著戶部進二十萬兩,”李太后疑惑道:“再次交進,是否合適,那幫子官員,不要頂的你下不來臺。”
“母后放心。”萬曆自信滿滿的道:“申先生不比先前的元輔,他的性子,斷不會叫吾下不來臺的。”
申時行的性格,連李太后也是知道,是一個好好先生,十分柔懦的模樣,因而她也放下心來,對著萬曆很舒服地嘆一口氣,撫著胸口道:“昔日張先生在日時,雖然萬事放心,國事也蒸蒸日上,但是吾母子度日十分艱難,你外公亦是常常抱怨,今日他不在了,雖然有些擔憂,但國事倒也並不曾有所擾亂。而我母子用度,倒是寬鬆的多了。”
萬曆的外公便是武清伯李偉,已經七十三歲的人了,身子亦不大好,但還是十分貪財。
每次入宮,就要大箱小箱的抬回去不少東西,太后也是時常叫內使送到外家,萬曆對此十分頭疼。
此時他也不想說掃興的話,而且母親的話叫他心中升起一陣自豪感,張居正已經死了幾個月,國事並沒有明顯的倒退和混亂,一切如常。
他想了想,便向母親暗示道:“張先生在時,也並非行事樣樣都對,近來張四維和申先生常常進言,要改一些前制,宗旨就是以寬為政,休養生息,恢復國家的元氣。”
第562章 大政
“自江陵柄國,以刑名一切痛繩海內,其治若束溼,人心囂然。既沒,其親信用事之人尚據要地,以權鐺為表裡,相與墨守其成法,閣中議多齟齬不行,海內厭苦操切久矣。若以示意四方中丞直指,稍以寬大從事,而吾輩無深求刻責,宜可少安人心。”
張四維的內書房中,只有他與申時行二人。
他的兩個兒子,泰徵,甲徵,親自擔任守護的重責,在書房之外站班,連最親信的長隨伴當也被攆的遠遠的,不敢靠近。
連泰徵和甲徵二人,也只能站的遠遠的,不準旁聽。
書房中燈火通明,兩個現在大明的頂尖人物,俱是青衣角帶,打扮從容,而在燈影燭火之下,商議的卻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大事。
張四維朗讀的,是申時行給自己在山東的一位親信寫的密信。
這樣的密信,他寫了數十封之多,除了啟頭和結尾有不同之外,內容是幾乎是一樣的。
無非就是說明,張居正的大政,已經到了改變的時候。並且,是內閣已經達成了一致,是他,和張四維,還有許國三人,在最近的內閣三人眾中,已經是完全一致!
在這個閣權隱隱與皇權並重的時代,這已經算是成案,定憲,任你是親王,國公,也沒有辦法推翻的定案!
張居正的為政之策要改,而且隱隱透露,會清除張黨在朝中的勢力!
政策之改,是要改張居正的“刑名一切痛繩海內”,無非就是說的張居正在清丈田畝一事上的苛責,另外,就是用考成法約束地方,使地方官徵收賦稅必須達到九成以上,否則,輕則痛責,重則降調,在考成法等諸多法度的約束下,這十年來,地方官員和京官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惟恐落入法度約束之中。
而因為考成法對賦稅徵收額度的要求,大量的地方士紳以前用的辦法,俱不得用。比如隱田,隱戶,優免,飛灑,詭寄等等,這些手段,無非就是官不求真,一旦求真,則無所遁形。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