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寢宮,咱們陪皇上最後一程吧。”說著他又看了一眼那奏本,心中暗歎一聲:‘高新鄭氣數未盡……’便將其收到了一摞奏章底下。
兩人往值房門口走幾步,李時珍突然站住道:“閣老,在下有個請求。”
“請講。”徐階站住,回頭道。
“能不能……”李時珍道:“趁著最後再求求皇上,赦免了沈默?”之前他已經求過很多次了,但每次都被嘉靖以‘醫生不議政事’擋回去了,求助徐階,又告訴他時候未到。但他從未放棄。想趁著皇帝彌留之際,再做一次嘗試。
徐階知道李時珍一點都不懂政治,所以也不跟他細說,只是淡淡道:“快了……”說著便邁步出了值房。
“唉……”李時珍心情無比鬱悶,和這些大人物打交道,總是雲山霧罩,讓人琢磨不透。
來到寢宮中,徐階已經調整好心情。看見黃錦捧著一碗老參湯,用小勺舀了,小心的服侍皇帝喝下去。
嘉靖很努力的張嘴喝一口下去,但食道已經徹底閉上,憑他怎麼用力,也咽不下去,結果湯水又從嘴角溢位來,順著鬍鬚往下淌。
黃錦流著淚,趕忙拿起搭在胳膊上的白棉巾,小心的給皇上擦乾淨嘴和鬍鬚。
徐階的眼眶也早蓄滿了淚水,但他身為首相,此刻大明的主心骨,別人能悲切,他卻不能,他必須要‘觀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要比平時更加冷靜才行。深吸口氣,將眼淚收回去,徐階躬身道:“臣,懇請陛下回宮。”
“回……宮?”嘉靖的目光有些迷茫,自己不就在宮裡嗎?
“回大內。”徐階輕聲道。
嘉靖的目光一緊,他知道徐階什麼意思了——自己的大限到了!皇帝是一國的體面所在,起居行止都必須合乎禮儀,就是死,也得死在合適的地方。
正德武宗皇帝,常年不在宮中居住,最後在宮外的豹房中駕崩,丟盡了國家臉面,且必為後世所嘲諷。徐階一直擔心的,正是皇帝重蹈武宗的覆轍。這幾個月一直懇請皇帝移駕回宮。
但嘉靖是絕對不想回那陰森森的大內,那裡有他太多慘痛的回憶,大殿裡盤繞著陰魂,龍床上雖是都有索命的怨靈,讓他無比的恐懼與厭棄。所以自壬寅宮變後,二十餘年來,他便沒在紫禁城中住過一宿,因為他堅信只要住一晚上,那些鬼魂就會把自己害死。
所以無論徐階如何請求,嘉靖都堅決不答應,聽得實在煩了,對自己的首輔下令道:“除非到朕駕崩的那天,否則別再提此事!”徐階果然再不說了。
現在時隔兩個月,徐階舊事重提,必然是限定條件滿足了……
見皇帝愣在那裡,徐階只好再說一遍道:“懇請皇上回宮……”
“終於到日子了嗎?”嘉靖回過神來,慘然道:“回去,朕不能學堂兄,讓人家笑話朱家的皇帝不懂規矩……”
“萬歲聖明……”徐階高聲道:“準備起駕,回乾清宮!”外面的儀仗衛隊早就準備好了,聞聲把鑾輿直接抬進了寢宮。
看到鑾輿上的御座,已經改成了龍床,嘉靖的瞳孔一縮道:“朕……要坐著。”
“皇上……”徐階和黃錦為難的望著他到。
“扶起朕來。”嘉靖卻目光決絕的下令道:“替朕梳洗。”
黃錦望了望徐階,見他點頭,便趕緊起身,在兩個小太監的協助下,把軟綿無力的皇帝扶起來,駕到躺椅上。小心翼翼的給他梳頭挽髻。黃錦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給皇帝梳洗了,所以每一個動作都無比的用心,竟有了鄭重莊嚴的意味。
替皇帝淨了面,梳好了鬍鬚,兩個太監扯著嘉靖的藏青色道袍,要給皇帝套上。
看看那熟悉的道袍,嘉靖閉上了眼睛,緩緩道:“袞服……”
黃錦沒聽清楚,心說怎麼罵起人來了?正在那遲疑著呢,身後的徐階卻沉聲道:“皇上要穿龍袍!”
“哦……”黃錦心中一陣驚喜,趕緊斥退小太監道:“把這件收了!”
‘還找得著嗎?’徐階突然有些擔心。
當然找得著!黃錦小跑著到牆角處的一排衣櫃,來到最中間的一個,雙手拉開櫃門,帝王最鄭重的袞冕之服,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黃錦擦乾淨手,小心翼翼的先捧出玄表朱裡、冠上朱覆、前後十二旒的皂紗帝王冕,身後的小太監趕緊用托盤接了;再捧出日月在肩、星山在後、龍在兩袖、衣玄裳黃的十二章帝王袞服,又一個太監,上前用托盤接了。
接著是素紗青緣的中單;繡著龍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