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部分

滅,甚至都沒有延續到戰國時期;而後世以吳為國號的孫吳,同樣不是正統王朝,只是偏居於東南的割據之國。

不過除了吳這個國號外,暫時楊渥又找不到其它合適的國號。

比如說楊家雖然起源於弘農楊氏,而隋朝同樣號稱是起源於弘農楊氏,不過一來隋朝到底是不是弘農楊氏出身這一點都難說,而楊家從弘農楊氏分割出來更是年代極為遙遠之前的事情了,與弘農楊氏早就沒了什麼關聯,與隋朝的楊氏就更加沒有關係。

除非楊渥願意亂認祖宗,否則所謂繼承隋朝就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個有雄心要開創一個統一天下的正統王朝的人來說,楊渥怎麼願意隨便去認祖宗呢?

更何況,隋朝可是被大唐所取代,如今楊渥還打著復興唐朝的旗號,以隋為國號如何能行?

總之,楊渥是一個有大野心的人,那些亂認祖宗,亂取國號的事情他是不願去做的,所以雖然他對“吳”這個國號不滿意,但暫時也只能這樣了。

“或許將來一統天下,正式稱帝時再改一個?”楊渥有些無奈的想著。

國號的問題確定後,第二個問題便是國都的問題。

這一點其實楊渥早就確定下來了,那就是如今已經基本完工的升州新城。

作為六朝古都,這裡能夠成為那些立足於南方的政權的最佳建都之地,自然有它獨特的優勢。

自從三年多以前升州擴建工程開始之後,一直進展得非常順利,尤其是之後北伐之戰中俘虜的大批梁軍將士被用作苦力,使得工程進展進一步加速。

這些苦力使用起來可比那些普通民工要方便得多,至少壓榨他們不會出現失去民心的問題;不過其代價就是不堪重負的俘虜們經常鬧事乃至暴動。

這種事情從兩年前開始使用俘虜之後就多次出現,以至於陳彥謙不得不多次調州兵進行彈壓,屠殺了不少俘虜才得以將暴動給壓制下去。

按照陳彥謙的說法,使用俘虜作為苦力雖然方便而且節省民力,但此事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他曾多次奏請在升州築城工程完成之後就釋放這些俘虜,以防出現更大規模的動亂。

好在,如今升州的城牆修築已經進入尾聲,按照陳彥謙的估計,在今年年底就能徹底完工。

這樣一來,升州就被正式確立為國都,並且將改名為金陵府,而廣陵則改名為江都府,以作為陪都。

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

除了確定國號和國都這兩個最重要的事情外,楊渥還必須在這段日子裡確定下將來吳國的各種官制。

雖然楊渥很早之前就已經在為將來立國做準備了,但淮南如今的官制總體上還是以藩鎮體制為主。

楊渥雖然身為後世之人,也瞭解後世各種政治制度的優越性,但是這個時候,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推行後世那樣的制度,簡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結合如今的實際情況,再選取宋、明等朝以及後世的各項制度,儘量找出一種相對理想的政治制度。

在最初時,楊渥儘量想按照宋朝的制度來,這是因為他考慮到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其制度必然是針對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各種問題而創立,對於楊渥來說借鑑意義最大。

不過後來具體實行的過程中,楊渥發現他所面臨的問題與北宋所面臨的問題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淮南之前是一個藩鎮,在向國家轉變的過程中並不需要繼承前朝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北宋則是直接繼承的後周,所以後周的各項制度大體上也被北宋繼承了。

所以淮南可以在一張相對空白的紙上來按照楊渥的想法進行規劃,而北宋則不行。

此外,北宋遇到的諸如地方節度使權利過大等問題,在如今的淮南其實並不嚴重,特別是經過楊渥多次整治之後,那些武將跋扈專權的現象如今已經大為緩減。

這樣算得話,楊渥自然更加偏愛起同樣是在從空白之中建立起來的明制。

當然,明朝制度中的諸多已經被後世證明為不妥的制度楊渥自然會加以改進。

首先是中樞體系,楊渥打算直接仿照明朝的內閣制度,以大學士為內閣大臣,共同行使宰相之權,作為中樞最高權利機關。

在內閣之下設立六部、樞密院、都察院、大理寺等機構,負責整個國家的實際執行過程。

而內閣大學士暫時只設立三人,其中一人為首輔大學士,執掌六部,負責日常政務;另外兩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