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梵天之眼
作者:蒲岸
內容簡介:
泰戈爾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吉檀迦利》裡,究竟藏著多少秘密?神秘的死亡命題,讓近百年來研究它的人,大多死於非命,夏青也不能例外。只是,夏青教授臨終前給自己的學生沈默留下一句話——《吉檀迦利》的第五個秘密……
沈默和夏青教授的女兒夏曉薇,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解開了這個謎,而謎底卻只是一串人名:波羅賀摩、賈亞希瑪、吳沿賢、宮裡雁、囊佔、傅恆、泰戈爾、溥儀……反而成了一個更大的謎團。
於是,兩人開始四處奔波,試圖找到揭開這個謎底關鍵所在,然而他們所到之處,被訪問的每個人都神秘地死去了,而在他們的背後一種神秘力量帶著死亡也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
作者簡介:
蒲岸,一個複雜的矛盾體。時而謙恭有禮,時而狷狂不羈。好讀書,但不求甚解。博而不專,雜而不精。從電腦程式設計到讀詞格律,知識結構就像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殘羹剩炙餿米爛菜一鍋煮。
一個不著邊際的妄想者。一條北國平原的蟲子,卻總愛做江南水鄉的夢。幻想著壚邊似月的美人和槳聲燈影裡的那一輪皓月。喜歡米蘭·昆德拉的那句話——真正的生活永遠在別處。
一個近乎極端的偏執狂。堅信自己能夠寫一部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懸疑注說。為了這個狂妄的夢想,居然不無千里跑到黔南大山裡蜇伏百日。忽而自覺茅塞頓開如醍醐灌頂,竟然將已經寫了十多萬字的初稿付之一炬,其決絕之心如壯士斷腕。砥心勵志,經年有餘,乃成《梵天之眼》一書,目前似乎頗為自得。
正文
○題記
真相淹沒在謊言裡,如同一粒粟米掩埋在沙漠中。一樣的顏色,相似的外形。若再想將它甄別出來,縱然吹盡狂沙,怕也無能為力。但是,那一粒粟米總是存在的。我知道,你也即將知道。
○卷一 緣生
楔子
1750年9月7日。夜。
邁索爾的天空格外怪異。大片大片的雲彩彷彿從血漿裡剛剛浸泡過的布匹,溼漉漉地掛在天上,紅得怕人。
邁索爾王宮籠罩在一片慘淡的紅光裡,海市蜃樓一般虛幻。
王宮門前,寬闊的驛道,黑壓壓的人群。
傴僂的老人,天真的孩子。虔誠地跪倒在塵埃裡,黃土沒過了他們的膝蓋。
人們誠惶誠恐地祈禱:婆羅賀摩—聖明的大梵天!讓迷途的黑暗回家吧!
幾個荷槍實彈的法國士兵在人們身邊逡巡。
風,平地而起,憑空而逝。挾帶著塵埃,詭異地掠過。
閃電驀然撕裂夜空,一聲驚雷憑空而下。
驛道邊,一棵古樹巨大的枝丫落地,泛起一陣焦糊的怪味。
黑暗終於降臨—像一隻突然返巢的烏鴉,翅膀帶著風,羽毛攜著雨……
風雨如注……
人們四散逃離,驚恐萬狀。
伊迪耶·阿魯埃在雨中狂奔。
這是一次計劃了很久的叛逃,伊迪耶從遙遠的法蘭西來到印度已經三年了,他再也不想待下去,不想。伊迪耶一路瘋跑,逃出了邁索爾城,逃到城郊的叢林裡。暴雨淋溼了身上的一切—衣服,火槍。這段路,伊迪耶私下已經往返很多次了,所以,他並不擔心迷路。何況,塞林加神廟的影子已經依稀可見。
“開門!開門!”伊迪耶的槍托撞擊神廟的木門,厚厚的木門發出沉悶的“砰砰”聲。
“誰?誰在叫門?都快把門砸壞了!”門房裡,看守廟宇的巴巴老人還沒有睡。是哪個冒失的小僧侶又來尋找遺落的東西了,他想。“哈努曼,哈努曼,走,我們去看看。”隨著巴巴老人的呼喚,一隻猴子從黑暗中跳出來,爬上巴巴老人的肩膀。
巴巴老人開門。
“識相點,不許動!動一動我就打死你!”伊迪耶將火槍對準了巴巴老人的胸膛,那隻被叫做哈努曼的猴子受了驚嚇,尖叫一聲跑掉了。火槍已經被雨淋溼了,打不響。伊迪耶知道,可是巴巴老人不知道。伊迪耶知道巴巴老人不知道,所以他才一直用火槍抵著巴巴老人的胸膛。
巴巴老人見到過法國兵用火槍殺人,“砰”地一聲響,人的身體上就會出現一個血洞。巴巴老人不想讓自己的身體出現血洞,所以,他乖乖地舉起雙手。
伊迪耶並沒有因為巴巴老人舉起雙手而放過他,一把尖刀深深地刺進了巴巴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