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79%。教育使人知識提升,經濟發展則創造新興部門和職位,兩者並行不悖,互為因果。“###終身學習網”:《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臺北,2002。
臺灣現代化的階段與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現代化的工程,是從1949年的農經改革開始的。第一階段的政策實施主要有三:1949年的“三七五減租”、1951年的公地放領、及1953年的“耕者有其田”。其後從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期四年經建計劃,對發展臺灣工業進行有系統的建設。以迄至1974年鑑於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及應對能源危機的發生,1976年開始施行六年經建計劃,並從1980年開始實施十年經建計劃,且自1982年同時推行“科技發展方案”,展開以資訊工業為主的科技化主導策略。陳瑞貴:《國際論壇——全球化下多元文化性的可能》,臺北:南華大學學術期刊出版,1998年11月。
臺灣社會結構的變遷
就結構功能論而言,任一社會部門的變遷必會帶動其他部門的改變,使社會再趨於整合。從現代化的概念而言,變遷的過程會是全面的、整體的。從經濟公平的角度而言,經濟發展的碩果應普遍為社會大眾所共享,即社會大眾的福利應隨經濟發展而提高。臺灣現代化的過程基本上不出此一理論架構。在人口組合、都市化、職業流動及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質量上表現出相同的趨向。
就人口組合而言,1951年以後的30年間,臺灣人口的出生率與死亡率明顯下降。1951年出生率高達49�87%,死亡率為11�57%,到1985年降為出生率18�03%,死亡率4�81%,同期自然增加率由41�68%降到12�91%。死亡率的降低相對使臺灣人口結構老化,高齡化人口比例增加。65歲以上人口同期由1951年的2�45%增至5�05%。同期預期壽命亦大幅延長,男性由53�38歲而為70�82歲,女性由56�33歲而為75�81歲,分別增加17�4歲、19�48歲。出生率與死亡率的降低,老年人口的增加,預期壽命的延長在人口轉變理論上顯示的意義是:家庭生活條件獲得改善,夭折率降低,營養攝取來源充分,醫療條件良好,家庭及社會勞動力的需求轉變和家庭社會價值的轉變。這種趨勢始終呈現穩定的發展狀況,至1997年出生率為15�07%,死亡率為5�59%,人口增加率為9�87%。65歲以上人口占8�05%,平均壽命男性是71�91歲,女性是77�79歲。
就職業流動而言,1951年農業人口占56�69%,工業佔16�32%。這種情形在1980年以後出現明顯轉變。1970~1981年間臺灣農業人口由35�14%降為18�84%,工業人口呈現小幅上升由29�91%而為42�39%,服務業由34�95%增為38�87%,呈快速成長現象。同樣現象表現在同一時期(1961~1983年)的就業人口數的轉變:1961~1983年間就業總人數由352�5萬人增為707萬人,呈遞增的趨勢,其平均成長率在第一階段(1961~1971年)為3�15%,而第二階段(1972~1983年)為3�10%。農業的就業人數則呈遞減的趨勢,第一階段其平均成長率為…0�56%,呈小幅遞減,而第二階段則以每年…2�48%加速減少。工業及服務業的就業人數皆以較就業總人數為高的成長率增加。在第一階段工業就業人數的平均成長率為6�83%,較服務業之5�42%高出1�41%。至第二階段工則以5�48%較服務業之4�38%高出1�1%,但其差距有縮小現象。
綜上所述,在1961~1989年總就業所增加的人數及農業部門所移出的就業人數,皆由工業和服務業兩部門所吸收,尤其上述第二階段(1972~1983年)服務業吸收的人數相對增加。此種現象顯示出1960年代以後臺灣的就業結構走向工業結構,而且自1980年代後半期以來,服務業人口快速增加,及至1995年首次超過50%,正說明臺灣正快速形成後工業社會。陳瑞貴,同前引書。
在就業人口的性別比重上,女性由1951年18�3%提高到1978年的29�7%,在工業和服務業的就人數比率亦有明顯的轉變:1978~1978年女性在一級產業(農業)由47�81%降為12�41%,二級產業(工業)由18�63%增為41�98%,三級產業由33�56%增為44�74%。若以職業類別而言,同期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