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兩家的情況爛熟於胸。

楊致根據奉調而來的三人的個人特長與意願,分派了職事。將劉二放至陳準麾下,在其警備軍團之中從都尉幹起。命馬運接替龍雨擔任中軍校尉,命馬揚以親軍校尉職銜擔任帥帳近衛統領。

三人到任僅有數日,信陽老家又來人了,這一回來的卻是常三。

舉家遷返信陽之時,常三與朱靈兒對侯府的僕役、侍婢、護衛重新篩選洗牌,再與玲瓏帶來的六十名護衛配合融匯,楊府安全係數大增。較之在長安而言,常三要輕鬆了許多。

聊做寒暄之後,常三取出一封書信呈上:“侯爺。半月之前,秦氏自南楚遣人送來了滿滿十二大車的禮品。面上看來。精美瓷器、極品好茶、綾羅綢緞、名貴藥材、孩童器物等等無所不有,實則暗藏玄機。郡主與來人密談半日。爾後修書一封,命我送交侯爺親啟。”

楊致當日暗示秦長風與秦如炬,回去覆命時向譚重元索賄,顯見這就兌現了。眾目睽睽之下,送至軍中無異於自找麻煩,自然是打著秦氏的旗號送至家中最為穩妥。

事關重大,那些個雜七雜八的零碎物事,楊致怎會看得上眼?所謂暗藏玄機,無非是真金白銀了。當年在金陵偶遇秦空雲結伴而行。秦氏早有在大車之中設有夾層的先例。

但中間被皇帝這麼一攪,兩國是否議和猶未可知,南楚方面是不是也太心急了一點?楊致與秦氏的關係眾所周知,以遷居回鄉為由,送些禮品作為遮掩,倒也無可厚非。可若和議不成,南楚豈不是妄自耗費重金?

此事十分隱秘,玲瓏命常三前來送信,也是在情理之中。

然而展信一看。事情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夫君見字會晤:秦氏自南楚送來諸多物事之中,暗藏黃金七萬兩。其中南楚僅有一萬兩,餘下皆屬秦氏。來人聲言另有一批正待轉運,會適時擇機來與夫君商洽。妾身不敢擅專。是以修書告知。”

“戰兒長得極是健碩,靈兒有意讓他拜常兄為義父,望夫君做主應允。家中老幼皆安。勿念。”

楊致看完來信,不禁皺眉沉思。

這個年代的銀票雖然好用。但出票的錢莊必會囤積相當數量的黃金,作為保證兌付的保障。一旦因出票金額太過龐大陷入擠兌危機。或因兩國大戰、錢莊毀於戰火,銀票便會成為廢紙一張。說到底,黃金才是真正靠得住的硬通貨。

時逢亂世,金銀比價相對較高。七萬兩黃金不是小數目,摺合現銀將近六百萬兩,可居然“另有一批正待轉運”!顯而易見,秦長風早有準備,意在將秦氏在南楚積累的財富一舉掏空。囤積那麼多的黃金已屬不易,想要瞞過所有人的耳目順利偷運出楚,更是難上加難。難道南楚朝堂上下都是瞎子麼?秦長風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從時間上推斷,皇帝明旨詔令楊致全權署理議和事宜的訊息傳出不久,傳旨內侍尚未抵達孝感,秦氏便奉譚重元之命動身去了信陽。既然黃金到了,秦如炬又會來了,楚使也該來了。

楊致默思半晌,命常三將信焚燬後,以商酌的口吻道:“常兄,你已跟隨我多年,一直默默無聞的盡心盡責,我從不敢忘。如今之勢,你已可從府中抽身,我身邊正好也需要一個像你這樣的得力心腹,你便暫且留下聽用,如何?”

“我已將劉二放至軍中擔任都尉,引你進帳的兩個年輕人也是新近才從海關調來。將來與南楚還有的是仗要打,我必會為常兄謀一個出身,許你一個封妻廕子的大好前程!”

常三平靜的辭謝道:“侯爺但有所遣,莫不從命。然人各有志,我若有心圖謀出身前程,何必等到今日?從當年隨同侯爺急趕回京救駕,到您出任海關總督,再到後來您經略夷州,直到如今統轄數十萬大軍,我哪裡不能去?又何時不能去?”

“我本流落江湖,以殺人為業,能有幸追隨侯爺這等人物,我已經很滿足了,堪稱不枉此生!侯爺容我說句僭越的話,這麼多年以來,尤其是有了幾位少主以後,我早已將侯府當成了自己的家,把您的家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每日只要能聽到老爺咋咋呼呼的吆喝,看到幾位少主的哭笑嬉鬧,我心裡就感覺很踏實、很快活!”

楊致不勝感慨的道:“既是如此,我就不在軍中許你職事,以親隨身份暫留即可。”

“你也知道我在軍中不會呆得太久了,屆時隨我一同回去就是。日後家中的日子,也會相對安定下來。有兩件事,還望常兄萬勿推脫:一是你已人到中年,也該給你成個家了,到時候我會讓玲瓏為你做主安排。二是你與靈兒情若兄妹,玲瓏在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