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道衍是來和他探討佛法的精義的。
一旦這個訊息傳出去,天下的和尚只怕都會找上門來,那卜家豈非成了和尚廟了。
卜凡的生活漸漸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閒適。他還是像以前一樣讀書、採藥、釣魚,當然,時不時也要接待一些朋友。
除了經常往來的那班文人雅士之外,卜凡還有兩個極好的朋友。
這件事很少有人知道,因為他們和卜凡的交情,在卜凡成為名人之前,就已很深厚了。
這兩個朋友一個叫於西閣,另一個叫阿醜。
說起於西陶,那可是大大地有名。
他是一個御醫,是太醫院所有的御醫中,最得皇帝信任的一個。
於西閣本來只是京城裡一個不太出名的小郎中,請他看過病的人雖不算多,也不算少。
同行們說起他的醫術來,一向都只是淡淡地道:“他呀,還行。”
於西閣是在一夜之間由小郎中變成大御醫的。
有一次皇帝臨出征前,突然生了一種很奇怪的病。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所有的御醫都治不好。
於西閣不知怎樣知道了這個訊息,便跑去毛遂自薦,一劑湯藥下去,皇帝就此康復了。
從此,於西閣名揚四海,平步青雲。
阿醜是潭柘寺裡一個執役的小和尚。
他沒有法號,甚至可以說沒有姓名。“阿醜”這個名字,是潭柘寺裡的九峰禪師給他起的。
九峰禪師是潭柘寺裡著名的高僧。
說他是高僧,並不僅僅因為他佛法精嚴,也因為他在寺裡有特殊的地位。
雖說他在寺裡並無司職,但就連皇帝親封的潭柘寺住持都會很尊敬他。
九峰禪師是道衍惟一的弟子,他跟隨道衍已有幾十年了。
道衍是皇帝在“靖難”之役中最重要的謀士,可以說,皇帝能從他侄子建文皇帝的手中將皇位搶過來,道衍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實,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在皇帝的身邊有一個由各方能人異士組成的智囊團,道衍是這個智慧團的核心人物。
在這個智囊團中,還有名震天下的當今武林第一高手,“聖火教教主嚴子喬,有道衍和尚的師弟道通大師,有在武林中素著威名的京郊“白雲山莊”莊主許白雲,等等數十人,九峰禪師當然也名列其中。
皇帝“靖難”成功,身登大寶之後,這個智囊團就漸漸解散了。
首先從智囊團中除名的,是許白雲。
許白雲的除名,並不是因為皇帝對他有什麼不滿,而是因為武林恩怨。皇帝身登大定後不到兩個月,“白雲山莊”
就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裡,被一幫蒙面人洗劫一空,“白雲山莊”也被燒成一遍灰燼。
皇帝曾嚴令緝拿血洗許氏一門的兇手,但沸沸揚揚鬧了一陣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江湖盛傳真兇是血鴛鴦令。血鴛鴦令雖然沒有宣告與此事無關,可也沒有承認與此事有關。血鴛鴦令的行蹤一向詭秘,想替許白雲復仇的武林朋友們根本找不到她們,當然就沒辦法查證傳言是否屬實。
緊接著,道衍也功成身退,跑到潭柘寺的後山上修了一所靜室,潛心清修去了。
道衍一走,智囊團就漸漸解散了。
九峰禪師是道衍的弟子,師父在潭柘寺靜修。他當然也不會到別的地方去,但他卻婉拒了皇帝讓他主持潭柘寺的旨意。
像這樣的一個人,在寺中的地位當然是很特殊的。
十四年前,九峰禪師雲遊歸來,抱回了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
誰都不知道這個小男孩的身世。問九峰禪師,他只說是路邊無意中撿到的。
於是和尚們私下裡就有很多猜測,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小男孩絕對不會是九峰禪師的私生子。
因為九峰禪師的面容十分清雅俊秀,而這個小男孩卻長得十分難看。
這個小男孩就是現在的阿醜。阿醜是在潭柘寺的善堂里長大的。
長大後的阿醜不像小時候那麼難看了。七歲時,阿醜受了戒,成了寺中年齡最小的小和尚。
為阿醜剃度的,就是九峰禪師。但他顯然無意將阿醜收歸門牆。
寺裡的和尚們沒有一個人願意做阿醜的師父,所以阿醜雖然做了和尚,卻從來沒念過一天經。
每天天矇矇亮,,阿醜就要從床上爬起來,掃地、擔水,然後去廚房幹些雜活,給大師傅們打打下手,一直忙碌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