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臉上的笑紋慢慢地消失了,他沉吟著。以“明”字為國號,不是又把自己與韓林兒的小明王之號聯絡起來了嗎?他不願讓人再聯想起那個滿臉忠厚,卻被他沉於江中的小皇帝。
“老先生,用這‘明’字作國號,有何好處?”朱元璋心中不快,卻用一種委婉的口氣說出。
劉伯溫卻不假思索,脫口而道:
“陛下,民間早就有明王出世,拯救萬民的說法,在百姓中流傳甚廣,影響甚深。陛下初起淮西,即奉小明王為主,部將亦多系當年舊人。以此為號,既可表明陛下的豐功偉績,又可獲眾將士和百姓擁戴,讓天下知明王已經出世,陛下上應天命,豈不妙哉?”
朱元璋登皇位,自然要有皇帝玉璽,這是象徵皇權的“大明天子之寶”。
朱元璋聽他說得在理,不覺微微點了點頭。
“何況,吾朝起於南方,南方為陽,色赤,屬火,應天又為祝融故墟,尊火神祝融,故以‘明’為號,與之相稱。元朝起於塞北大漠,北方屬陰,屬水,神為玄冥,色黑。今陛下以火制水,以明克暗,以陽克陰,正在掃平元朝,豈不正是上應天命,下順人情嗎?”
朱元璋的臉上已重現笑容,他已被說動了心。劉伯溫卻仍在侃侃而談:
“且上古時代,便將‘朱明’連稱,這豈不是在千年之前就將陛下的國號與國姓連在一起,說以‘明’為國號是上應天命,下順人情,豈不又是一證?”
朱元璋咧開大嘴,笑出了聲,忙插言道:
“老先生言之有理,這‘明’即是光明,是照亮天地之火。古人云:日月為明。古禮中有祀‘大明’,朝‘日’,夕‘月’之說。歷代朝廷都把祭祀‘大明’和日月列為正祀,或郊祭或特祭,都要舉行極隆重的祭祀活動。以‘明’字為國號,合於禮樂。”
劉伯溫、李善長等見朱元璋已如此博學,不禁感到驚訝。在一片讚歎聲中,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