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之道,也有難易。當天下久安無事,民風趨於奢侈放縱時,治化較難。如民生凋敝,撫綏更難。元朝之所以致亂,雖上失其權柄,也是州縣官吏不得其人所致。故爾等切不可重蹈覆轍,要給百姓以休養生息之機會,如良醫治病一般,將撫字常存於心,千萬不可使他們再度陷入窮困之中。”
半推半就,三個來回,終於應允稱帝,並以大明作國號(1)
朱元璋雖將南征北伐置於頭等大事,密切關注,時時指點,卻沒放鬆登基大典的籌備工作。在他的親自指點下,太廟、三殿三宮、祭祀昊天上帝的圜丘相繼告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待朱元璋一聲令下,應天城裡,即可舉行隆重的登基大典了。
如何讓朱元璋應允稱帝,卻成了李善長一班文臣撓頭之事。每日散朝之後,他們都集聚在李善長的相國府中商議著。
一樁改朝換代的大事正在緊鑼密鼓中推進。
李善長在屋裡踱來踱去,全力思索勸進的事。他最擔心的是勸進的時機是否妥當,否則,朱元璋不但不會應允,還會引起他的懷疑,認為臣下此舉包含禍心。李善長從日常接觸中發現朱元璋的疑心病是與日俱增,稍有不慎便會招來災禍。
吳元年(1367年)七月,蘇州城即將陷落,朱元璋召集熊鼎等文臣來商議慶典雅樂,高談闊論,顯得興致勃勃。李善長揣測朱元璋的心意,認為他已打算稱帝,便率群臣上表勸進,說:
“今四方群雄剷除殆盡,遠近之人無不歸心,由此可知天命之所在,故懇請早正帝位,以慰天下之望。”
朱元璋見了勸進表,卻說:
“今張士誠將亡,元虜仍在,天下一統之勢未成,四方之路途尚有阻塞,稱帝尚早。且自古帝王已佔有天下,知天命所歸,人心無外,還謙讓再三。若天命果真在我,又何必這麼急急忙忙?心急吃不了熱饅頭,吾曾笑陳友諒剛佔有天下之一角便妄自稱帝,終至滅亡,吾豈能步其覆轍?”
雖然沒采納勸進之言,卻也無怪罪之意,李善長總算放了心,也摸到了朱元璋的心思。
到了十二月,南北戰場上捷報頻傳,應天城中一切登基準備皆已就緒,新皇曆已頒行,皇帝即位的朝服,后妃、官員的禮服均已齊備,皇帝即位冊封皇后、皇太子的各種儀禮也起草完畢,皇帝儀仗的排行都操演得相當純熟。李善長認為時機已到,又率百官奉表勸進。表中言辭極其懇切,把朱元璋比為紅日,稱之為天神,是協助天帝化育天地萬物的上天之子。
誰知朱元璋仍不應允,他說:
“去年吾即吳王之位,亦是迫不得已,勉強聽從了眾人之言。今卿等復勸即帝位,吾恐自己功德淺薄,還不足以當此造福萬民之重任,汝等無復再言。”
李善長與群臣計議良久,把朱元璋拒絕時的言詞和表情揣測了一次又一次,終於認定,他這一次拒絕是為了顯示自己謙讓的美德。再想一想他七月份拒絕稱帝時說過,古之帝王,已佔有天下,知天命所歸,還要謙讓再三,大家一致認定,這個看法肯定不會錯,只要再上幾次勸進表,朱元璋肯定會允從眾人之意。
第二天上朝,大傢什麼事也沒有奏,李善長就率領大家一齊跪拜,再次懇請,說:
“陛下謙讓之德已昭著四方,感動了神明。願陛下為生民百姓計,早徇群臣之請。”
朱元璋見群臣請他稱帝說是既有上天的旨意,又是百姓的要求,搔到了癢處,心中暗喜,臉上卻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用非常勉強的口氣說道:
“唉,中原尚未平定,軍旅之事未息,諸位就屢請不已,喋喋不休。吾打算待天下大定後再議此事,既然卿等非要吾登極,吾只得勉從輿情。但此大事不宜草率,諸位要斟酌禮儀而行。”
李善長見朱元璋已點頭應允,立即率群臣磕頭跪拜,高呼“吾皇萬歲”。又領著一批禮官,把早已商議妥了的即位禮儀,繕寫好送給朱元璋審示。
朱元璋早已對歷代的登基大典做過一番研究,他把送上的即位禮儀表推敲了一番,改動了幾處,即指定照此辦理。然後,十分嚴肅地對劉伯溫道:
“吾閱歷代史籍,知命世之君,創制之初,為新一代之耳目,都不肯因襲前代之稱呼,故要反覆斟酌國號,賦予它深重的含義。老先生為我籌之,吾既建國,以何號為宜?”
劉伯溫顯出副胸有成竹的模樣,說:
半推半就,三個來回,終於應允稱帝,並以大明作國號(2)
“臣以為,可以‘明’為國號。”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