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宣德帝最為擔憂的事情,搞不好會被勳貴們認為他是在“杯酒釋兵權”,以目前的形勢看來殊為不妙。
“陛下,依微臣來看,有資格進入軍閣者只有五軍都督府都督和各地都指揮使。”
李雲天也非常頭痛軍閣閣員的人選,主要就是那些勳貴們十有**都不捨得自己手裡的兵權,他沉吟了一下,試探性地說道:
“英國公乃當朝太師,在武臣中德高望重,原本最應該進入軍閣,但微臣認為英國公乃軍中之定海神針,此時不宜輕動,故而微臣首推忠國公進入軍閣。”
“忠國公?”宣德帝和楊士奇的臉上都流露出了驚訝的神色,萬萬想不到李雲天竟然要推他的岳父周徵進入軍閣。
周徵現在貴為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執掌京師數十萬精銳京軍,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英國公張輔,李雲天讓周徵進軍閣,豈不是要奪了周徵的兵權?。。
第295章 暗藏玄機〔第一更〕
“陛下,忠國公是微臣的岳丈,成立軍閣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微臣相信忠國公會做出正確的抉擇,為陛下盡忠。”
見宣德帝和楊士奇不無詫異地望著自己,李雲天不動聲色地向兩人解釋道。
周徵作為大明勳貴中的二號人物,一直被視為宣德帝的親信,倘若周徵率先作出表率,放棄手中精銳京軍的兵權進入軍閣,那麼宣德帝推行軍閣無疑就會順暢許多。
其實,李雲天已經跟周徵談論過軍閣的話題,作為他的岳父,周徵很顯然是他在京城官場中最為信任的人。
在李雲天看來,軍閣與內閣不同,內閣的許可權雖大,但是由於吏部尚書的強勢存在,故而六部始終會對內閣形成制約。
軍閣閣員看似失去了兵權,可一旦軍閣正式執行,那麼不僅握有調兵的大權,而且還擁有人事任命的大權,因此無論京畿都督府還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都無法與之相抗衡。
畢竟,軍閣不同於內閣,軍隊中要求的是令行禁止和絕對的服從,故而這套體系的建立實際上是對各都督府都督的權力進行了削弱和限制,使得軍閣成為大明軍隊發號施令的中樞機構。
假以時日的話,軍閣閣員將會從各都督府的都督中晉升,這意味著軍閣閣員的地位將高於各都督府都督。
只不過現在由於外界對軍閣的不瞭解,再加上根深蒂固的“擁兵自保”的觀念,朝中的勳貴誰也不願意放棄手裡的兵權,這就使得宣德帝不好確定軍閣閣員的人選。'292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292 執宰大明295
李雲天之所以向宣德帝提出設立軍閣的建議,是因為周徵已經答應放棄手握重兵的京畿都督府大都督一職,進入即將成立的軍閣當閣員,以身作則,給朝中的那些勳貴做一個榜樣。
“除了忠國公外,李御史覺得還有哪些人可進軍閣?”宣德帝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他就知道李雲天不會讓他為軍閣閣員的事情憂心,肯定已經把事情籌謀穩妥,於是笑著問道。
“陛下,在臣看來,軍閣閣員人數定為七人最為合適,兵部尚書陳洽和左侍郎秦牧可進軍閣,威國公魯仲乾、武定候呂大海、勇清候孫毅和忠遠候彭玉可進軍閣,請陛下定奪。”
李雲天沉吟了一下,鄭重其事地向宣德帝提出了軍閣閣員的候選名單。
名單看似簡單,其中裡面有著眾多的講究,暗藏玄機:
由於兵部將併入軍閣,兵部尚書陳洽和左侍郎秦牧自然要成為軍閣閣員,而右侍郎武通一來支援漢王,二來地位不如秦牧,李雲天自然要將其排除在外,實際上是奪了武通手中的權力。
威國公魯仲乾是漢王在朝中的最大支持者,為了表明宣德帝對其的信任,魯仲乾肯定也是要進入軍閣,同時防止周徵離開後魯仲乾趁機在京畿都督府坐大。
周徵和魯仲乾一同離開京畿都督府,那麼原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和左副都督一職就空缺了出來,原京畿都督府右副都督、武德候趙山河可以升任左副都督一職。
而京畿都督府大都督一職事關重要,非國公擔任不可,否則難以服眾,故而可以讓義國公張昊從右軍都督府左都督一職升為此職。
至於京畿都督府右副都督和右軍都督府左都督的空缺,可以從親宣德帝的勳貴中提拔。
武定候呂大海是浙江都司都指揮使,勇清候孫毅是陝西都司都指揮使,忠遠候彭玉是河南都司都指揮使,三人與趙山河一樣,都是朝中勳貴的中間派,宣德帝此舉無疑是對中間派勳貴的安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