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或其他金融組織,其業務只限於與其他境外銀行單位或外國機構往來,而不允許在國內市場經營業務。

史蒂文·希亞特描述了一張維繫今日全球帝國的控制之網,這張大網已經深入到了金融、政治和軍事等多個領域。

▲虹▲橋▲書▲吧▲BOOK。▲

第6節:第1章 全球帝國:控制之網(1)

第1章

全球帝國:控制之網

史蒂文·希亞特

財富積累必須基於權利集聚之上。

——漢納

在宣稱“賦予伊拉克人民自由”的使命完成後,2003年6月,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向歡欣的西點軍校學員宣佈:“美國沒有擴張領土的野心,我們不會成為一個帝國。”與此同時,像尼爾·弗格森、查爾斯·克勞海默等新保守派學者卻慫恿布什去建立一個真正的帝國:透過確認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主導角色,並接受“政治全球化不過是帝國主義的障眼法”這個事實,來完成美國由非正式到正式帝國的轉變。①這個二戰後伴隨著1989年柏林牆倒塌所逐漸形成的世界新秩序——難道會在轉了一圈後重新轉向帝國時代嗎?

由於《大西洋憲章》確定了民族自治權,這樣1945年盟軍的勝利似乎標誌著世界殖民帝國的徹底覆滅。亞洲、非洲和中東的殖民地國家目睹了英國、法國和荷蘭軍隊1940~1941年的戰爭失敗,知道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財政上,都再也沒有長期維持殖民統治的實力。另外,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最強大的國家,似乎站在了反殖民主義的立場上。美國長期致力於推行“門戶開放”政策,支援發展中國家謀取獨立地位。蘇聯自1917年誕生之日起,就不停地譴責帝國主義,它所領導的共產主義運動也因此對許多殖民地國家產生了廣泛影響。

然而歐洲的殖民力量卻試圖儘可能長久地維持它們的殖民統治地位。英國確實於1947年最終承認了印度的獨立地位,但在肯亞、塞普勒斯和馬來半島,英國在承認它們獨立之前,都和當地義軍進行過戰鬥。在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法國為保留一點帝國的榮耀,打了一場失敗的分裂之戰。然而,明顯有利於獨立自主的歷史大潮還是波及了整個世界。西方國家的社會當權者所面臨的困境就是如何應對這個過程。新興第三世界的領導者們是否會自力更生,透過控制本國的資源來建立自己的國家工業?或者他們是否會和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結盟?或者他們的民族主義運動是否會為共產黨執政鋪平道路?

對歐洲人來說,失去殖民地的資源和市場將是一個巨大打擊,那樣他們被二戰削弱的經濟只能緩慢地恢復,所以他們計劃強迫殖民地替他們支付經濟重建的成本。這時的美國也擔心殖民地國家的獨立會削弱其歐洲盟友,還可能導致蘇聯在歐洲的影響擴張,進而會損害美國的利益。另外,美國的商業領袖們也擔心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會在二戰後重現,所以積極保護其獲取資源的渠道和可能的新市場。

◇歡◇迎訪◇問◇BOOK。◇

第7節:第1章 全球帝國:控制之網(2)

20世紀50年代發生在伊朗、瓜地馬拉和埃及的事件,標誌著西方國家對“正日益顯現的第三世界”的政策出現了轉變。

1951年,伊朗總理穆罕默德 · 摩薩臺將石油工業收歸國有,這些工業之前是由盎格魯…伊朗石油公司(AIOC,此後更名為英國石油)控制的。作為一個民主選舉的國家主義者,毫不奇怪摩薩臺(《時代雜誌》1951年的年度人物) 會痛恨“伊朗石油利潤的92%被AIOC獲得”的這樣一個事實。這曾是一個為時已久的安排,反映了20世紀初期以來英國對波斯的主宰地位。在伊朗將石油工業收歸國有後不久,溫斯頓·丘吉爾就任首相的第二個任期,他決定在其附庸國過分自信的挑戰面前,重建英國的實力和威望。丘吉爾命令封鎖波斯灣,阻止伊朗向其他購買者出口石油,而且他還加入了由美國發起的抵制伊朗貿易的聯合行動,但沒能採取更激烈的行動,這是由於朝鮮戰爭吸引了英美的注意力;加之蘇聯對伊朗問題的干預也構成了威脅。所以英國需要採取更隱蔽的策略,由克米特·羅斯福領導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為此計劃了“阿賈克斯行動”。行動的第一步是製造政治混亂來削弱支援摩薩臺的政治力量。中央情報局不停地傳播謠言,使伊朗堅定的民主黨人同伊斯蘭民主主義者決裂。最後,伊朗軍方在1953年8月發動政變,逮捕了摩薩臺,並任命了新一任總理。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