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作戰的軍團始終保持滿員的高效運轉機能。
自西漢以來,一直採用的是徵兵制,凡十四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青壯男子,均有義務為朝庭服兵役。但自從黃巾亂起,民多逃亡離散,徵兵制已經是名存實亡,漸漸地被募兵制取代。現在流民遍野,飢寒交迫,手中只要有錢有糧,一呼便可百應,曹操在函谷兵敗之後,就曾跑到丹陽去募兵。不過募兵制的最大壞處就是兵源素質低下,極易發生陣前叛逃或倒戈的情況,曹操就是到丹陽拉了幾千人,結果剛回到兗州就散了大半。
隨著徐州的政局越來越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劉澤決定放棄募兵制,重開徵兵制。由於漢代推行的是極為嚴苛的保甲制度,農民不得脫離土地,戶籍管控嚴格,三國戰亂時期,各地軍閥徵兵抽丁的比例一般都是十比一或者七八比一,劉澤可沒有竭澤而漁的打算。將徵兵比例控制在十五比一左右劉澤認為是很合適的,丁三抽一,即每戶三個壯丁出一個兵役,既可以保證兵源不減,又可以不使田地荒蕪,無人耕種。
徵兵採用的是強制和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強制就是丁三抽一,一戶三個壯丁必須有一個服兵役,剩下的兩個壯丁則是自願入伍。由於軍隊之中的待遇優厚,軍功賞賜極高,而且現在當兵,還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是以許多青壯男子都踴躍報名參軍,甚至出現一家四五口男丁都爭著去當兵的奇觀。後來劉澤不得不釋出法令,每家每戶,必須有一個男丁在家留守耕田,如果使田地荒蕪,則重罰之。
完成新軍的組建,下一步劉澤就令各軍團加大訓練強度,儘快地完成新軍編制的磨合,讓新軍儘快地擁有戰鬥力。遷治在即,由於劉澤大部分時間還要忙於州務,所以第一軍團的編組和訓練任務自然就落在副都督趙雲和徐榮身上。不過二人是一無怨言,兢兢業業地去完成任務。
張飛卻是老大不樂意,劉澤親自指揮的第一軍團有三個師,關羽和張遼指揮的第二、第四軍團都有四個師,人家都有三四萬的人馬,唯獨張飛的手下只有一萬五千多人,連人家的一半都不到,還沒有見到兵張飛就已經是鬱悶了。
劉澤大笑道:“三弟,為兄可是將徐州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交給了你,你還不滿意?”
“不就是兩個騎兵師嗎?你的軍團裡有,二哥的軍團裡也有,有啥稀罕的?”張飛嘟囔著,還自怏怏不快。
“好,那我親自陪你到九里山軍營走一遭,只怕你樂得真還合不攏嘴。”劉澤便引了張飛和張郃前往九里山去了。
比之其他的軍團還在匆匆地完成重組和訓練之時,第三軍團的兩個騎兵師早已在劉澤的授意下成立了,其兵源主要來自於芒碭山,兼有從各部之中調過來的善騎之兵。不過讓張飛和張郃好奇的是,九里山封塞封閉,道路維艱,不與外界交通,為何劉澤會將第三軍團的駐地放在這偏僻荒涼的地方。
剛進山谷,張飛和張郃便驚異地發現,九里山的軍營之中,竟然全是汗血寶馬,全無半匹北地馬烏桓馬。要知道汗血寶馬在各軍團之中只配發給裨將以上的將領騎乘,准將和校級軍官只能騎普通的戰馬。除了騎兵部隊之外,尉級的軍官都是沒有馬騎的,在營以下的作戰單位之中,這些尉級軍官都擔負著指揮步兵方陣的任務,所以根本就沒有給尉官配備座騎。裨將以上的將領總共也沒多少,扳著指頭也能數得過來。
可現在,在別的軍團如鳳毛麟角一般的汗血寶馬,此時在九里山的第三軍團軍營之中,悠然地列隊出操,如何不令張飛張郃大跌眼鏡。
張飛使勁地嚥了一口唾沫,帶著恍如夢中的感覺道:“大哥,你不是想把這麼多的汗血馬全部配給俺的三軍團吧?”
劉澤微微一笑道:“此間共有六千名騎兵,按一比一點五的比例,一共是九千匹汗血寶馬,全部配屬給你的三軍團,怎麼樣,這回你不再說我偏心了吧?”
張飛哈哈大笑道:“俺就知道大哥對俺最好了,那能讓俺吃虧。”
張郃注意到許多汗血寶馬馬身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馬甲,同重甲兵身上穿的甲冑一樣,不禁大感奇異,問道:“主公緣何會想到馬身上覆甲?”
劉澤會心地一笑,打造一支重甲騎兵部隊,那可是劉澤追求了十幾年的夢想,當年萬里赴西域,尋找大宛良駒汗血寶馬,劉澤可是真沒煞費苦心,穿戈壁走雪山,踏遍千里黃沙,終於得償所願,從西域引回了五百匹汗血種馬,經過十幾年的培育,終於繁育出了上萬匹的汗血寶馬。
馬甲、馬蹬、鞍韉、馬蹄鐵,這些東西一樣也不能少,在馬鈞的主持開發下,營造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