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
郭彥在十幾年前就來京城; 謝簡一直知道秦家有這麼一個人在皇子身邊,但始終不知這人的具體身份,也不知道他在哪位皇子身邊。昨天他終於知道秦家安插的這枚暗棋是誰; 他不禁有些驚訝; 他以為秦家會把人派到太子身邊,可轉念一想,太子身邊人才濟濟; 郭彥出身尋常; 就算因才華而得太子賞識,太子也不會像大皇子那般倚重他。
謝簡看著郭彥不惜暴露身份也要派人傳來的信件,上面讓他勸拓跋曜饒了大皇子; 讓拓跋曜將他貶為庶人。他這是在為大皇子求情?謝簡微微搖頭,他不信一個能被秦紘委以重任的人; 會在秦家如此危及的關頭,不顧秦家而只顧大皇子; 他肯定有別的計劃。
不過這事也礙不到他什麼,太子快死了,拓跋曜再狠心也不至於把長子也殺了,貶為庶人對大皇子來說也是個不錯的去處; 就他那性情; 沒了太皇太后的庇護; 留在宮廷遲早是個死。謝簡將信件丟入火盆; 親眼看著信件化成灰燼才起身去行宮御書房。
書房裡拓跋曜神色有些陰沉; 他那兩個“好”兒子給他惹了一堆爛攤子; 讓他難得有焦頭爛額的感覺,他見謝簡來了,抬手示意太傅坐下,也不跟他寒暄,直接切入正題,“彭城王給朕上了請罪摺子,要以死謝罪。”拓跋曜真後悔把太子安排給彭城王,早知道他們這麼不爭氣,隨手讓人安排就是,何必讓彭城王在這時分心。
謝簡斟酌了下說:“陛下,依臣看彭城王罪不至死。”彭城王是拓跋曜的左膀右臂,他不可能自斷臂膀。謝簡也不覺這次太子出事是意外。他懷疑那柔然精兵是秦家派人假扮的,只是他們為何要殺太子?殺太子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他們想牽制拓跋曜,讓他暫時分不出心思來對付秦家?謝簡默默否決了這猜測,莫說是死個拓跋曜早想廢掉的太子,就是殺了拓跋曜內定的儲君三皇子,都不會讓他動搖絲毫處置秦家的決心。
拓跋曜冷哼,“他有何罪?他們兩個自己找死,與彭城王何干?太皇太后這是在給朕添亂!”太皇太后先前下懿旨,讓彭城王回平城請罪。彭城王對付秦家,目前尚是隱秘,秦宗言在外替自己打仗,拓跋曜在後方清算他的家族,這種還沒過河就拆橋的舉動,難免會傷別的臣子心,大戰在即,拓跋曜不想動搖軍心,是故所有人都以為彭城王坐鎮柔玄鎮大營。
柔玄大營離太子遇險處不遠,彭城王坐視太子和大皇子遇險,是他不可推脫的責任。大家都贊同太皇太后讓彭城王回平城交代事情緣由,這又不是要她以死謝罪,就算太皇太后讓彭城王以死謝罪,也是理所當然。太子可是國之副君,國之根本,彭城王又算什麼?
可在拓跋曜心目中太子和大皇子兩個人加起來的份量都不及彭城王半分,他惱太子死的不是時候,在這關卡遇險,不是給自己添亂嗎?這小子果然生來就是克自己的,拓跋曜面沉如水。
謝簡見拓跋曜面沉如水,沉吟了一會,向拓跋曜提議,“陛下何不讓大皇子解決這件事?”
“他?他怎麼解決這件事?”拓跋曜挑眉看著謝簡,心中若有所思,如果老大肯出來認罪,把所有事都攬下,彭城王也能順利脫身,只是這小子願意做這種事?“他來找你求情了?”
謝簡從袖中取出一封信件,“大皇子沒有親自前來,他只派人給我送了一份禮物,這封信件同禮單放在一起。”大皇子回來後便再也沒有出過自己的行宮院落,連隨行的愛妾都見不著他,何況是謝簡。他為了避嫌,跟任何皇子都不親近,哪怕是娶了孫女當太子妃的太子他都不親近。
拓跋曜接過信件掃了一眼,嗤笑道:“怎麼突然不蠢了?是有人提點他了?”拓跋曜對太子不在意,對長子就是有意的漠視,他厭惡這個長子,又蠢又惡,小小年紀不知從哪裡學了宮鬥那一套,生生在阿蕤身上潑了一盆汙水,他想不通自己怎麼會有這種蠢貨兒子,想來是李氏太蠢的緣故。
謝簡說:“歷練了一回,大皇子心性也沉穩多了。”如果大皇子不蠢,他早應該來請罪,父子哪來隔夜仇,如果他早些過來請罪,將大部分罪名擔下,拓跋曜還能懲罰兒子不成?最多也就是訓斥幾句,罰幾年俸祿而已,再不濟就是懲罰他身邊人,他是絕對不會有事的。所謂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話不假,可同罪又不代表同懲。即便說出這句話的公孫鞅也沒有懲罰秦世子,他懲罰是世子太傅。
可惜大皇子這會才在有心人提點下來找自己求情,本來該讓陛下認下的情分全沒了,不過他能留條命也夠了。謝簡暗想,太皇太后殺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