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流動作戰,這是一種非常不利的軍事策略,是沒有根據地的農民起義軍的無奈選擇。後來的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也是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致使根據地喪失,而被迫轉入這種不利的軍事態勢。作為具有國家力量的統治者們來說,由於他們在整體實力上佔據絕對上風,所以要對付農民起義軍的這種戰略,理論上來說其實不難。
紅軍長征時候就有人給蔣介石提過一個建議叫做“外鎖內攻”,具體說來就是調動大軍在前沿陣地對紅軍加緊攻擊,不給紅軍喘息之機;同時在紅軍所到之處實行堅壁清野,斷絕紅軍補給。其實如果此人的建議能夠得到堅決貫徹實施,紅軍危矣。
然而這種策略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前面已經說過的實力絕對佔上風;二是必須整體協同作戰,指揮權高度集中,不能各自為政。蔣介石正是因為桂、黔、川各地軍閥對他陽奉陰違,不能協同一心;再加上毛主席當時又靈感噴湧,四渡赤水等等妙招迭出,這才使得紅軍在敵人的重重圍困中仍然虎口脫險,轉戰陝北。
太平軍從起義到攻克南京建立根據地之前,也是類似情況。長沙之戰就是典型: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