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著名的“東施效顰”的典故,故事中的東施與那隻想像鷹一樣抓住山羊,最終卻被牧羊人擒住的烏鴉有異曲同工之處。世人也往往以“東施效顰”為反例,警醒人們倘若盲目模仿他人,最終只會迷失自我。
但在我看來,東施和烏鴉之舉,卻自有他們的風骨與勇氣。
我的一個同學梅,她總是向學習好的同學看齊,可能是沒有提前學過高深的數、理、化,總是問老師一些簡單的問題。別的同學笑她,可她依然執著地堅持不懂就問,堅持的結果是她的成績上去了,令同學、老師都刮目相看。所以說東施效顰無可厚非,因為這源於她對美的追求,烏鴉學鷹的舉動也不應該被我們冷嘲熱諷,因為這是源於它對力量的嚮往。
在眾人對東施和烏鴉的嘲笑聲中,我們感悟到:其實,敢於突破桎梏的勇氣亦是人間絕美。“月影湖邊,書聲朗朗,培才園裡,桃李芬芳,
肩負希望,胸懷理想,莘莘學子,匯聚一堂。”
湛江一中校歌的動人旋律唱響在某一個夏日的午後,
提醒我們立鴻鵠之志,展鯤鵬之翅。
在《惠子相梁》裡,我讀到了百鳥之王——鳳凰的追求。
“夫鵷雛(鳳凰一類的鳥)發於南海,
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
非醴泉不飲。”
從此,非梧不棲的傳說被我深深地埋入心底。湛江一中校園,有幾處錯落有致地隱於蔥綠的樹蔭中的亭子,主亭名“培才亭”。在這裡,每天清晨,都有朗朗的讀書聲,被晨風帶向校園的每個角落;每天傍晚,都有靜靜看書的身影,被夕陽投射在喧鬧的校道上。
慎獨
“慎獨”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指古人的一種修養方法,人獨處時的謹慎不苟”。即是說,在無人注目的情況下依然能保持獨立不移的高潔品性。
每個人的內心中都有好出風頭的一面。人們都擁有渴望為他人留下好印象的念頭,我想這源於我們的自尊,源於我們內心深處對讚美的渴求。所以我們常常在他人的目光中兢兢業業、規規矩矩,卻無法在無人之境依然如故、始終如一。
語文老師突擊檢查筆記,一向不把筆記寫在筆記本上的茹被批評:“一本語文書畫得花花綠綠的像什麼樣子?!”於是,茹回去借了同學的筆記,幾個中午未閤眼,把原來的筆記全部抄齊,並從此開始認真記筆記。我問她:“何苦呢?老師又看不到了。”她只淡淡地說道:“我的心能看到。”
我的心能看到!是的,學習不為老師,不為家長,只為提高自己的修養、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拓自己的眼界、培養自己的思維。我們辦事,不僅僅是為他人而做,也是為了自己的心靈。一個活在他人目光之下的人必定不會灑脫,也就難免要發出“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嘆惋。這樣的人,每做一事都是為“別人說”而做,每活一秒都是為“別人看”而活,生命中沒有哪怕是一秒為自己的心靈而活,實在可嘆。而要為心靈活,其實很簡單,只需做到“慎獨”。
慎獨是品性中的一種境界,古聖哲說,非慎獨無以明志。
慎獨是內心超凡脫俗的豁達。慎獨者須有云水氣度、松柏精神,從從容容,寵辱不驚,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繁華所誘,在無人的寂靜中依然能堅守自我,堅守良知。
梅選擇在石徑人蹤滅的凌寒中獨自開放;夜來香選擇在萬籟俱靜的夜晚靜釋幽香。你遠遠欣賞它們在無人注目時的美麗依然,在無言中感悟到,同人一樣,花兒也是有靈性的,有品性之高低的,慎獨這東西為氣為魂、為筋骨、為神韻,你歎服它們卓爾不群之姿,方知慎獨的美是多麼容易被人忽略或漠視。
txt小說上傳分享
可憐人=幸福人
“這幾天,你們的奧數是怎麼上的?”晚自修時,同桌問道。同時,她的眼睛正在盯著後排正在改奧數試卷的幾個同學。
“哦,這個嘛……”正在複習地理的我漫不經心地答道,“兩天上三章,第三天測驗,第四天講評。”
同桌無言。
“怎麼了?”我笑問。
“哦,可憐的孩子……”她長嘆。
我一笑置之。
其實,我從不認為自己可憐,雖然參加奧數、奧英的培訓,令我有了濃重的黑眼圈;雖然那一份又一份的全真試題害得我挑燈夜戰;雖然一道又一道的奧數題令我絞盡腦汁,但我卻樂在其中,我感到獲得知識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大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