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齋飯後康氏道乏,由人服侍著回屋歇息,榮嬌兄妹倆並無睡意,就結伴在寺廟周邊轉悠著賞景。
凡是寺廟,周邊的自然景緻向來不會差到哪裡,福林寺亦然,雖沒有聞名遐邇的景觀,單是寺周圍的山野樹林山泉溪流與青石,已頗為怡人。
聽引路的僧人介紹溪流小橋旁的涼亭觀月最好,池榮厚聽了大感興趣,明日便是十五,十四的月亮雖稍嫌不足,風情卻更好,笑著與榮嬌約定等用完晚上的齋飯後再來賞月。
難得與三哥出來一次,初秋的月色也許久未見,榮嬌笑著應下,體諒他用完晚飯後還要陪康氏說說話,遂道直接約在小亭處,誰早誰先等著。
池榮厚雖有心緩和妹妹與母親的關係,想讓榮嬌也陪陪康氏,也知欲速則不達,多年的隔閡,沒可能一夕間就煙消雲散,倒不如保持距離,慢慢接近。
想得明白,自然也沒強求榮嬌陪康氏,只道自己會盡快,能等就一起走,若是想先四下走走,就帶著服侍的人先過來,左右是在寺廟周邊,環境倒是安全。
以嬌嬌的身手,池榮厚倒不怎麼擔心,何況還有玄朗暗中安排的人。
晚餐是寺裡用心準備的素齋,母子三人一起用的,有池榮厚的笑臉與左右逢源,康氏與榮嬌又都賣他面子,總得來說氣氛還算平和。
後面的內容與榮嬌想得差不多,撤了盤碗,又飲了半盞茶,康氏就道散了,讓池榮厚扶她在寺中走動消食,打發了榮嬌回屋裡休息,好在還找了個藉口,美其名曰她身體弱,夜裡涼,彆著了寒。
這樣的好意,榮嬌自是笑納,話說她挺佩服康氏的忍耐力的,對著討厭的自己,居然能和言悅色撐過一頓飯還不止的時間!真難為她了!
明明眼底的厭惡與不耐已經要滿溢了……
是厭惡,沁入骨髓已成本能的厭惡。
厭惡是一種態度,一種認知。無關情感與情緒。
榮嬌有時以局外人的立場冷靜地分析,著實找不到康氏對親生女兒厭惡的支援點,就因為諸如楊姨娘這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就會使一個母親厭惡自己的孩子?
榮嬌不解。
若將康氏當做陌生人來看,她能養出二哥三哥這樣的兒子,總歸不應該是心術不正、陰狠毒辣之人,可她偏偏就是了!
恨她嗎?
榮嬌仔細想想,是不恨的,或許怨氣曾有一些的,現在也早就消散了。恨也是一種情感,沒有愛又哪裡來的恨呢?
榮嬌其實很不喜歡與康氏周旋,倒寧願她能乾脆點,有什麼目的與謀求,直截了當。能給的,看在哥哥們的面上,她都會給,不能給的,也絕不會拖泥帶水。
可惜,康氏偏要迂迴……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