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中並沒有遠東艦隊的正式稱呼,正式稱呼是,是從東印度艦隊分出來的一支分艦隊獨立成軍。
第127章 效忠皇帝
將軍隊交給議會,也許對普魯士王冠的分量是有影響的。但是從長遠來看,卻增加了德意志皇帝的皇冠的分量。
威廉二世的一生中都沒有真正掌握整個德國,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作為德意志皇帝的他卻要用自己普魯士國王的身份來拉幫結派維持對整個帝國的統治。而在一戰爆發後他更是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對帝國的控制。
德意志第二帝國從來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統一的、強有力的完整國家。
因此約亨提出的建議實際上是放棄德意志皇帝保持自己權威的最大倚仗,普魯士王國的軍事力量。
將軍隊交給帝國,就算軍隊的效忠物件是皇帝,也會受到議會的諸多掣肘。但是這樣做卻能將整個德意志帝國統一到一個真正強有力的政權之下,哪怕這個政權是帝國議會。
但是隻要軍隊依然效忠皇帝,帝國宰相依然必須由皇帝來任免,那麼霍亨佐倫家族將依然是歐洲最有權勢的家族。
而且隨著奧地利的加入,霍亨佐倫家族對帝國的控制能力不降反升。
德意志帝國的立法權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分享。聯邦議會由各個邦國的代表組成。普魯士原本雖然在聯邦議會席位中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如果其他各邦都反對的話,那麼普魯士也無能為力。
但是現在奧地利加入了進來,聯邦議會的席位變成了普魯士17個,奧地利8個,巴伐利亞6個,薩克森和符騰堡各4個,巴登和黑森各3個,其他公國、侯國、自由城市擁有1-2個席位不等。
而考慮到奧地利現在和普魯士之間的關係,等同於擁有25個席位的普魯士將完全可以操控整個聯邦議會。
同樣對身為德意志皇帝,但是還要靠著自己頭上的普魯士王冠來統治帝國的腓特烈三世來說,如果真的能得到自己的父親,威廉一世大帝一直夢寐以求的德國皇帝的皇冠,那麼現在拿出全部身家賭一次又有什麼不可以的?
得到了腓特烈三世的同意,卡普里維和施利芬開始聯手推行一系列計劃來達到目的。
施利芬首先致信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將計劃告知了大公,並且用詞謙恭的請求大公的支援。只要奧地利攝政王點了頭,整個計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很快施利芬就收到了阿爾布雷希特大公的回信,信中同意了施利芬的計劃,並表示將會堅定的支援這次改革。另外大公殿下還修書一封寄給了腓特烈三世,用真誠的語句盛讚了普魯士國王為建立一個真正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所作出的努力和讓步。
有了奧地利的態度就一切都好辦了。施利芬很快給巴伐利亞總參謀長傳達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家的態度,並且希望巴伐利亞從大局出發對這次改革予以支援。
而卡普里維則在議會開始推動修憲的準備工作,並且準備將財政、外交、鐵路等等問題一併解決。
議會對這種好事當然持支援態度,無論是哪個階層都對這種既不會影響到自身利益,又能加強自身權利,而且還不用多花一分錢的政策大為歡迎。
而且在各方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帝國政府的報紙開始鼓吹權利集中的好處,普魯士的報紙開始宣揚普魯士做出了多大的讓步,奧地利的報紙開始稱讚攝政王的貢獻。
但是巴伐利亞人卻表示沉默。
巴伐利亞人一直對強硬蠻橫的普魯士沒什麼好感。雖然前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對於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十分支援,因此在普奧戰爭中巴伐利亞軍隊雖然站在了奧地利一方,但是打起仗來卻相當划水。
在德意志帝國建立時,路德維希二世也寫信請求威廉一世成為皇帝,當然這裡面俾斯麥和路德維希二世的私下交易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但是這並不能阻止巴伐利亞人不給普魯士人好臉色看。
德意志各邦國都是軍事起家,統治階級各個都是軍功貴族,現在要剝奪自己的軍隊,作為原來的德意志邦聯僅次於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強大邦國,現在要淪落到喪失軍權的地步了,這讓巴伐利亞人十分惱火。
但是普魯士和奧地利也將自己的軍隊交出去了,整個德國現在都是一片讚譽,巴伐利亞當然不能明著反對,那麼他們只能一句話不說,用沉默來抗議。
當然,沉默不能解決問題,以前還有個維也納,現在沒有人能幫著巴伐利亞從中說情,居中周旋了。在巴伐利亞不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