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相剋,根本無法溶合在一起,只要稍有差錯,五種靈力互相抵消,最後只剩一種五行屬性。就算運氣好,能保留三四種屬性下來,也不算成功,不算是五行混元如意劍。
只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都在,並且可以控制五行迴圈相生,最後轉化為五倍以上所需要的屬性發出劍外,才算是靈寶,才能稱為五行混元如意劍。比如要發出木屬性靈力,先要呼叫火屬性靈力,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最後發出的木屬性靈力,這時至少是劍中所含木屬性靈力的五倍以上。
這種劍對周全來說特別好用,可以隨意運用五行之力畫符,使所有的神符劍法異變部份威力數倍激增,象在手中拿了一個法術放大器,另外又能破人護罩,實在是他最理想的武器,所以他對這把劍的印象最深。
吳猛為什麼正好鑄五把劍,這一把又是蘊含水屬性的?也許是東晉國庫中正好有五種屬性的特殊材料,所以他鼓動太后開山鑄劍。但他的功力不夠,或是因為沒有地脈真火,無法煉成五行混元如意劍,於是就先把五種材料單獨煉成寶劍,等將來有機會了,再把這五把劍合一。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去煉另兩把劍時,突然有強敵來搶,被搶走了四把。
這個可能性是很大的,被七俠帶走的這一把和魯狂生搶走的兩把,吳猛無處追查,也可能是不知道在誰手裡;桓溫手中的那一把,他就算有所懷疑,也不敢去強搶,於是只好這樣不了了之,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知。那一次在海上見到他,可能就是去追查劍被盜的事,否則他不會輕易離開建康。
可憐的吳猛費盡心血,結果到手的只有兩把劍,除妖時又失去一把,自己僅剩一把,難怪要心灰意冷把煉器秘笈轉送給周全了。
想通了這一層,周全自然是大喜,已起了搶奪另四把劍的想法,不過魯狂生、桓溫、太后都不是好說話的主,這事可不容易。
離詩會還有六天,七俠就在清江造船場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