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護衛府內的,江湖綠林高手,差不多都是蜀中趙幽燕舉薦而來,有十三四個的模樣,府中家將的來源有些雜,有種七娘帶過來的種府家將,有李金花的隨扈軍兵,這些人大多出身羽林衛。
護衛內院女眷的,多是香侯府的女兵,當然,還有幾個老人,要麼是顯鋒軍舊部出身,要麼是鞏義團練出身,這些才是趙石最信得過的。
而這次回來,他還帶了三十幾個衙兵護衛,清一色都是猛虎武勝軍軍卒將校。
身為軍人,最先問的自然就是這個了,之後說起的,什麼府中收支,人事上的安排等等,就當是閒話了的……
月票不太給力啊,加更一章,繼續求一下月票,動力不足,車行緩慢……
!
第十卷 天下興亡誰人曉第七百九十四章 抽絲
午飯又是一大家子人一起用的,其實人也不算多,說起來,得勝伯府人丁並不算興旺,用句通俗的話來說,得勝伯府才興旺幾年?與那些正經的世家大族差的遠著呢。
加起來,血脈至親也不過十數,與趙石的官職不相匹配的很,府中各色人等到是不少了,京中宅產也有十幾二十多處,加上歷次賞下來或是旁人送的田產之類,夠這一家子或幾輩子都沒問題。
不說這些多餘的話,一家人用飯,終於有了些其樂融融的模樣,許是知曉兒子去了後院,也打問過了,曉得女兒那裡心結稍解,雖還不願露面,但有這麼哥哥照看,總不至於再尋短劍什麼的,老夫人這神色間鬱結也少了許多,給兒子夾菜,跟兒媳也能說笑上幾句,氣氛比之昨日,可是好了不知多少。
用了午飯,又說了一陣子話,趙石這才從內院出來,來到書房所在。
南十八,孫文通,陳常壽,李博文幾個人已經早早候在了這裡,見他來到,都是躬身行禮,有的稱大帥,有的口稱伯爺,行禮完畢,這才隨著趙石魚貫進了書房。
眾人坐定,自有人奉上香茶。
等到閒雜人等都出去了,幾個人都正襟危坐,只等趙石開口說話。
“嗯,惜身,身子最近可好?”
陳常壽其實還是那個模樣,一臉的病容,精神頭不錯,三十許開四十的人了,文文弱弱的,一身文氣,看上去反而比實際年齡要小的多。
這時聽趙石動問,帶著幾分愧色道:“伯爺……惜身有負所託啊……”
其實也正如趙石所料,這兩年他過的太舒坦了些,他們夫婦兩人一直無有所出,喜愛孩子已經到了有點變態的地步了。
可巧,範柔兒投其所好。從鞏義家中那邊挑了個剛出生的侄兒過繼在了兩人膝下,這下子可是把兩個人歡喜壞了,整日價都在圍著孩子轉悠,而這兩年戰事順遂,京師上上下下。皆是歡喜鼓舞。多少大事,都是前方戰陣上的,朝野之間,再未如當年般風波鼓盪。他這裡也就鬆懈了下來,連得勝伯府大門都少出去了。
不過到底非是常人,趙翠兒的事情一出,立即便嗅出了其中不同一般的味道,加之前些時。太子密令人扮成府中家人,往河中送信的事情,他心中大驚之餘,卻也沒有多少對策。
斟酌再三,其實也就是讓不讓大將軍回來,不過轉念一想,遠避河中乃下下之策,不說朝廷答不答應,這麼做無疑會授人以柄。於是,當機立斷,便給河中送信,讓大將軍速速回京。
聽他這麼一說,趙石擺了擺手。“不用自責,該出的事兒早晚要出,就像咱們當兵的,明傷不怕。就怕暗瘡,一旦生了。不定什麼時候就要了命,而今發作,只要將膿水擠出來,也就成了。”
“好了,說說,查的怎麼樣?”
陳常壽苦笑點頭,對於自負的他的來說,這次是真的疏忽了,若因小傷而成大病,才叫百死莫贖。
微微定了下心神,這才接著道:“不能查下去了……”
“哦?”趙石蹙了蹙眉頭,其他幾個人也都注目了過來。
陳常壽沉吟了一下,“這事一出,惜身便已覺不對,所以除了給伯爺送信,催伯爺回京之外,邀了幾個好友,刻意探問了些京中秘聞……”
“有那麼幾樁事,惜身覺著有些詭異,後來猜測了一下,心中忐忑,便將派出去查問的人都收了回來。”
“一個便是,前些時,刑部有那麼幾個捕快暴斃,雖沒問姓名喪過後,京中有些傳言,東宮王大人之死多有可疑……刑部也查過,但沒有結果,這幾個捕快之死,許是便跟那件事有關了。”
南十八這時插話,“早就聽聞,如今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