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芸吹枚��幕��踔劣腥巳銜�鞘嗆廖薰媛傻耐墾弧1霞鈾�12歲的時候,畫工就已經達到了大師級水準,只是他認為文藝復興三傑已經登峰造極,他無法超越。油畫、宮廷畫比不過拉菲爾、達?芬奇,雕塑比不過米開朗基羅,於是他只能創新,創造出新的技巧,最後創立了立體派。追求所謂技巧的人,請掂量一下自己,連基礎都還沒紮實,還談什麼技巧?

前面那則面試老師的故事,我認為就是一種技巧。這樣的技巧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有幾個人能想得出那些妙語?教育體制從小學一年期開始,就已經把人的很多創造性思維給抹殺了,更不要說創造性語言;第二,只能一個人用一次。技巧在於新、在於奇,一旦沒有新意,反而給人鸚鵡學舌的感覺,對面試有百害而無一利。一個內向、木訥的人如果使用他可能一生也學不會的活潑類“技巧”,或者應聘一個研究員職位,你用開放熱烈的直銷技巧,結果都會適得其反。

當我的人生第一次重大面試成功後,我發現了會面試和不會面試的結果是如此不同,於是我開始摸索“面試技巧”。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後,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大陸新移民面試失敗的原因都是:沒有入鄉隨俗。

什麼是入鄉隨俗?舉個例子來看。記得網上流傳的“XX解說員語錄”中有這麼一句:大家看,場邊戴綠帽子的就是沙特隊教練。中國人對這句話都會報以會心的微笑,因為中國人知道“綠帽子”是什麼意思。假設一個世界帽子巨頭準備進軍中國市場,不管他們給男士設計的帽子多好看,質量多好,價格多便宜,如果他們把準備賣給中國男士的帽子做成綠色的話,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什麼後果。這就是沒有入鄉隨俗。同樣的,在日本*是送給死人的,如果你去約會帶了一束*,我相信你的約會也泡湯了。再舉個例子,西方人吃飯時不能把碗端起來,把碗端起來吃被認為很粗魯沒有禮貌,我們中國就沒這個規矩,很多中國人在出席晚宴的時候因為習慣而端起了碗,這時候人家不會認為你是中國人很正常的,他們只會覺得你是個很不懂規矩的人,不論你是要談生意還是做其他事情,成功的機率都很小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章 面試的誤區(6)

技巧是個量的問題,每個人的技巧有高有低,一個沒什麼幽默細胞的人你很難要求他能即興表演出什麼,在同等條件下,技巧很可能會給你加分。但技巧也要得到對方的賞識才行,如果別人不賞識,很有可能就變成了惡俗。入鄉隨俗就不一樣了,是質的問題,你入了某個鄉就得懂那裡的俗,很多俗成是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觀念,違反了這些觀念,給人帶來的首先是不舒服,進而可能是一種厭惡。很有可能你其他表現都不錯,就是冒犯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而慘遭淘汰。

在北美我講到入鄉隨俗基本上特指移民到北美的中國人,多是一些兩種文化上的衝突問題。中國的國土如果搬到歐洲,估計得有四五十個國家大,各個省、各個地方的民俗也有很大的差異,入鄉隨俗是萬萬不能少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很多時候辦事都需要考慮地域因素。入鄉隨俗也得隨企業文化的俗。什麼是企業文化?臺灣宏碁的老闆施振榮先生認為,“企業文化是員工的共同價值觀。”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魏傑教授認為,“所謂企業文化,就是指導和約束企業整體行為以及員工行為的價值理念。”惠普中國總裁孫振耀先生認為,“企業文化的定義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是企業做事的方式,一個是企業對是非的定義,一個是企業對成功標準的定義。”你必須先了解企業做事的方式,再瞭解企業對是非的定義,就能瞭解企業對成功的定義。

大多數面試官都非常反感新人在面試過程中侃侃而談企業文化的改造,一個企業的文化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澱,是企業整體的價值觀的認可,不是任何一個新人都可以在短期內改變的。如果你意識到入鄉隨俗的重要性,就要主動問俗,在面試的時候,適當瞭解企業的文化,面試官是比較歡迎的。

有人問了,你既然不講技巧,那你講什麼?我講的是面試策略,請注意“策略”和“技巧”的差別,這是“戰略”和“戰術”的差別。戰略指導戰術,如果你根本沒有戰略,哪怕有再好的戰術,也像龍游淺灘,很難施展。戰略是不會變的,戰術卻需要隨機應變,有了正確的戰略,加上正確的訓練、模擬之後,熟能生巧,舉一反三,漸漸就能熟練掌握一些技巧的運用,當你有過一次成功的面試之後,你的面試人生將從此改變。我的學生說,這個面試法一生必須學一次,也只需要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