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刺激太大的話,甚至能夠嚇死人。

不過,對於技術上來說,技術上首先是要實現的,如果遇到問題,就需要再用技術手段,遮蔽這些問題。

像是千葉遊戲,最早的虛擬現實頭盔,其實在鼻子的位置是透光的。

之所以透光,就是為了讓使用者,眼球向下看的時候,發現自己是在虛擬世界當中。

不過,對於本就追求沉浸感的虛擬現實裝置來說,這樣做,其實大大影響了使用體驗。

千葉遊戲接下來的做法是這樣的,把這個地方取消了,完全不漏光了。那麼,怎麼解決脫出虛擬的問題呢,很簡單,就是在這臺機器上,加一個攝像頭。

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就迅速的切換到攝像頭視角,讓玩家回到真實的現實世界。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來電話了,那麼不用摘下虛擬現實頭盔,就能接電話。

但,實際上,如果真的要最佳化的話,其實,手機的功能,完全可以透過藍芽等連線方式,直接連到虛擬現實頭盔上。

不過,這樣做,倒是預示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當硬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虛擬現實和現實增強,很可能是合二為一的。

也就是說,這兩個技術都能運用到。當然,對於現在來說,這不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現在虛擬現實眼鏡,太沉太重,還需要連線一個處理終端。

而增強現實,如果是那種眼鏡形式的,暫時也是不行的。因為,機器的效能、續航都不夠。

因此,手機才是最好的歸宿。

因為,手機可以讓增強現實的承辦降低到最低。

完全不需要購買新的裝置,直接用手機就能體會增強現實,這實在是太美好了。

因此,現階段來說,大部分公司都是把重點,放在增強現實上的。

當然了,千葉遊戲雖然在兩個技術上都在探索,但是,最近對於新技術探索力度最大的,倒還是量子計算機。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技術,如果真的突破了,那絕對是一樣革命性的成果。

如果,能夠註冊專利,大規模的仿造,最少要到十年之後,競爭對手,就算是想要打破專利壁壘,預計也好五年左右的時間。

五年的時間,足夠一個行業崛起,然後,佔領一個行業了。

當然了,這是理想的狀態下。怕就怕有一些專利流氓,他們有相關的專利儲備,可以讓千葉遊戲的競爭對手,擺脫開專利壁壘。然後,迅速的,馬上的,進行模仿和大批次製造。

當然了,現在想那麼多,實際的用處也不是很大,因為,量子計算機能不能實用化,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當然了,由於林彥並不懂量子計算機,所以,他也沒有去瞎指揮。外行指揮內行,幾乎可以肯定一定會出問題的。

而林彥對於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都算是有點心得,因此,他就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這個方面。

微硬這家最為千葉遊戲遊戲方面競爭對手的公司,推出了一個遊戲,叫做《工作模擬》。

雖然說,這款遊戲在技術上很成熟,很好的展現了虛擬現實裝置的實力。但是,在另外一個方面,卻是不進入人意的。這個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在於,他這個題材。

想一想就知道了,現在有能力消費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的人,除了工作需要的媒體,一般都是上班族,人家上班族,每天上班,已經夠膩煩的了。這時候,你推出一個《工作模擬》,讓人家晚上在家裡玩,這不是扯淡麼。

千葉遊戲這邊,雖然推出的也是一個模擬,但是,卻是《模擬地球》。

除了有上帝模式,玩家可以扮演上帝,進行建造之外。還有專門的破壞模式,玩家可以操縱一個巨人,讓這個巨人,拿起地上的不管什麼東西,都能一頓亂砸。

這個遊戲,獲得了比《工作模擬》更大的歡迎程度。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兩家公司思路上的不同。

微硬在虛擬現實上追求的是擬真,模擬真實存在的場景。而千葉遊戲追求的則是現實之上的虛擬體驗。

林彥認為自己策略是對的原因是這樣的。

人們每天都在進行正常的生活,因此,對於擬真遊戲裡出現的任何和現實裡不一樣的小細節,其實都會異常敏感。

就像是人臉的恐怖谷理論一樣,如果擬真到擬定程度,但是,又沒有完全擬真,那麼體驗就會斷崖式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