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石並沒有迷惑於眼前的繁榮場景,他在潛意識裡加緊了思考萬科未來的戰略規劃。也許正是當時的清醒,才有了後來王石對公司貿易一片繁榮的“空手道”之說吧。
後來王石在自己的回憶中說,雖然當時的外表看起來很不錯,但他自己很清醒萬科是和深圳當時的大多數公司一樣,吃著“政策飯”,發展後勁及可持續的問題日益緊迫,企業抗風險能力明顯稚嫩。王石的敏銳由此可見。1995年,深圳某市屬大型貿易集團屬下有十幾間貿易公司終於挨不過去而宣佈破產,就曾經引起巨大轟動。
貿易鼎盛期過後的第三年,王石提前採取了行動。1993年,萬科對貿易系統開始進行重大調整,逐步壓縮原有佈局,僅保留深圳、廣州、海南、杭州四個業務網點。同時,在貿易口形成了四家全資公司——貿易公司、現企、廣州分公司、海南分公司,一家合資公司——協和,以及杭州商代處的新佈局。
“綜合商社”驚醒夢中人(2)
後來,隨著整體戰略的調整,王石領導下的萬科貿易不斷壓縮,直至1999年萬科全面停止貿易業務為止。這是後話。
2.萬科也有工業誘惑
索尼是少有的幾個被王石稱為老師的公司之一,也是讓王石繼續萬科“加速度”*的主要誘因之一。
接觸索尼是萬科在代理其錄影機的進口貿易時開始的。隨著雙方合作程序的加深,王石日漸視其為萬科學習的物件。後來有一段評論如是說:“從貿易到工業製造,萬科首先想學習的就是索尼,希望生產出‘萬科’牌錄影機,像索尼一樣成為暢銷全國的家電品牌。甚至,‘萬科’這個帶有工業色彩的名字,也是從生產攝像機的角度來取名的。”
之所以會有如此說法,主要是針對萬科後來在工業領域的嘗試性擴張。也正是王石和萬科管理團隊的這種嘗試,才有了後來在業內爭議不斷的“萬科工業”之說。
對此,王石在自己的回憶中有如下的一段文字:
在展銷中心做進口生意時,我開始接觸一個另一層面上的日本。1986年第一次到日本,結束在索尼公司的考察交流後,我在大蔡的日本朋友陪同下,參觀寺院和精神病院,同大學學者、國會議員接觸。我感覺到日本國民中的大多數人,同樣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日本許多現代化的做法也值得中國人學習。
……
一次在東京街頭散步,我看到一個工人在修補石子路面,態度非常認真,一點一點地修補,似在雕刻工藝品。記得《毛主席語錄》裡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置身日本才發現,或許,日本民族才是最講認真的民族。
……
為什麼日本能躋身七大工業國行列?當你置身日本,目睹日本企業優越性時,你對日本是佩服還是反感?是學習還是拒絕?
於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萬科擺出了大企業的架勢,力圖打造商貿、工業兩大業務體系,建造萬科的“工業帝國”。特別是在1991年,萬科的工業製造突飛猛進,新成立了萬科精品製造有限公司,成立了萬科服裝公司,收購了怡寶飲料公司51%的股權,等等。
萬科的內部資料顯示,萬科在工業製造上持續投入長達8年時間,高潮時也形成多元化態勢,投資的工業專案有18個之多,建立了6家工業企業,生產包括家電控制器、精密禮品模型、新款石英鐘錶、多種K金首飾、服裝以及高檔印刷品等多種產品。
這期間,萬科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工業專案,即萬科精品“微型汽車城”。1988年,萬科和美國富蘭克林公司建立來料加工的合作關係,在羅湖水貝工業區投資500萬購買了一幢六層的小樓做廠房,開始正式進軍工業。當時的條件雖然很是艱苦,但王石帶領萬科人就是在這棟小樓裡,藉助美國富蘭克林公司的技術力量,硬是打造出了一座微型汽車城,年產50萬部到70萬部仿古精品車,產品100%外銷,年創匯300萬美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在美國,還是在香港,當時的萬科精品在同類企業中是一流的。兩年後,萬科自己投資了200萬元建起了萬科精品製造有限公司,當年收回投資,3年獲利1000萬元。
但是,由於先天性的缺陷,“萬科工業”在整體上表現出了“營養不良”,有生命力的專案遠低於王石和管理層的期望。
1996年,是“萬科工業”陷入低潮的一年,萬科供電公司最大電站終止生產,富蘭克林大幅裁員、退廠房,合併搬遷精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