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險!”錢陽有些疑惑。

“大人,此番在下隨軍出擊,發生了很多,但是在下卻也懂得了一個道理,我想要保護我的家人。我看到了韃子的兇殘,也聽聞了許多悲劇,我也想剿滅韃子。即使無法上戰場,哪怕是看著韃子滅亡也好,還請二位大人成全。”張凡懇切地說道。

看著張凡堅決的神情,三人互相看了看,只得同意了張凡的要求。不過這次,他們還是要求張凡有人保護著遠離戰場,張凡也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第二十五章 名人教誨

上萬人馬急行,第二天就到了黃河邊。黃河,這條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河流,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一條水患貧乏的河流。加上朝廷中腐敗的加重,中飽私囊的行為越來越普遍,使得人們對黃河的印象愈加惡劣。

張凡沒有考慮過這些,眼下正是冬季,眼前的黃河水流緩慢,是那麼的平靜,讓人根本感受不到那種吞蝕大地、淹沒良田的恐怖。平靜的黃河讓張凡想到了前世的父母,還有現在的母親。前幾日,退下來的傷兵撤回寧夏衛的時候,他寫了一封信,託以為家也住在安化縣城計程車兵帶給母親,希望可以讓母親安心。自己腿上的傷雖然只過了兩天,還無法靈活走動,但是已經不再疼痛。

大同那邊的戰報急催,戚繼光的兵馬已經將韃子趕出了大同,現在龜縮在一個小縣城中。戚家軍雖然作戰勇猛,又有當時整個明朝最犀利的火器,奈何人手不能完全包圍韃子。戚繼光沒有命令大軍立刻進攻就是怕韃子逃跑,他要把韃子全殲於此。

錢陽、張銳會和劉金全的兵馬,在路途上遇到了那三千前去追擊王興的韃子。殲滅了這夥韃子後,匯聚了一萬三千人浩浩蕩蕩地向大同開去。

“大人,不知關內其他地方的情況怎麼樣了?”路上,張凡向劉金全問道。

“聽錢參將說,山陝北部一線的韃子們基本都被殲滅了,主要是能出關的地方全都被王大人派人封鎖了。”劉金全見張凡問起,把昨天錢陽告訴他的情況跟張凡說了一遍。

“看來大同那邊的情形不好啊!”張凡聽了劉金全的話,若有所思地說道。

“戚大人的軍隊那是沒話說的,他在東邊抗倭那麼多年,未嘗一敗。”劉金全一臉佩服地說道,“只是聽說大同那裡的韃子數量巨多,也有近三萬人的數目,戚大人只帶了三千人馬,加上劉大壯、王啟山前去相助的九千人,就將他們打的潰不成軍。只是朝廷下了死命令,必須將南侵的韃子全部滅掉,不能放過一個。戚大人這才打的縮手縮腳。”

“戚大人果然不愧為我大明中興名將!”張凡聽到這裡,對於將要見到這位名將的心思越發急迫。

大軍順著黃河岸邊而行,第二日的中午,張凡已經可以看到巍峨的長城蜿蜒在山坡之上。進了關,這一萬多人一時也沒有休息,在當地等待他們的斥候的帶領下,直撲韃子退守的繁縣。下午申末酉初之時,繁縣的城牆已經在望。

城牆之上不時有韃子在走動,出了韃子的巡邏之外,沒有別的動靜。城下,一萬多明軍士兵駐守在大同城前,防範著城內韃子。

劉金全三人來到之後,立刻前往中軍大帳去見戚繼光,張凡徵得劉金全的同意,也隨他們一同前去。眾人通報了帳前守衛,進入帳中。只見一穿著尋常官服的中年人坐在帳中書桌後方,正在讀書。書桌前站著兩個身穿鎧甲的將領,正是前些日子來支援的劉大壯和王啟山兩位參將。

“這就是戚繼光?”他給張凡的第一印象不像是一個長年征戰沙場的武將,凡兒像是一位進士出身的文官。如見的戚繼光才三十九歲,還未過不惑之年。給人一股幹勁十足地感覺。多年的征戰使得他看起來不怒自威,讓人不敢正視。

四人來到戚繼光的面前,作了一禮,紛紛說道,“陝西布政司麾下參將錢陽”、“張銳”、“劉金全參見戚將軍”。錢陽又接著說道:“戚大人,我等奉王崇古大人的命令,帶了陝西各部兵馬共一萬三千人,前來助大人剿滅韃子,聽候大人調遣。”

“各位辛苦了。”戚繼光回了一禮,說道,“王大人還好吧?朝廷下令不準放一個韃子回去,我人手不足,正在發愁,有了你們這一萬三千人的相助,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大人謬讚了!王大人尚好,如今陝西各地的韃子基本上都在控制之中,殲滅他們是早晚的事。”錢陽回道,“如今我等全聽戚大人號令。”

“好,那我就不客套了。”戚繼光也不是個羅嗦的人,立刻開始下命令,“我的人馬加上前些日子來的九千人只能圍住繁